狄冬梅
【摘要】 目的 探討CT掃描中碘造影劑過敏反應特點分析及處理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接受 CT 掃描檢查的98例患者臨床資料, 統計分析患者的碘造影劑過敏反應情況。結果 98例患者中出現碘造影劑過敏反應27例(27.55%), 其中輕度過敏反應19例, 患者無需進行特殊治療, 可自行恢復;中度及重度過敏反應8例, 其中5~20 min內出現不良反應5例, 20 min之后出現不良反應3例。結論 在CT掃描中出現碘造影劑過敏反應屬常見現象, 研究并掌握碘造影劑過敏反應的處理措施有利于CT掃描過程的順利完成, 護理人員應明確碘造影劑的適應證及禁忌證, 學習并掌握搶救措施, 提升患者在進行CT掃描時的安全性。
【關鍵詞】 CT掃描;碘造影劑;過敏反應;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5.048
在醫學影像診斷過程中, 碘造影劑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輔助藥品, 在提高診斷效果的準確性及病變部位的顯示率有著重要作用。在日常臨床中所使用的碘造影劑主要有離子型、非離子型, 目前因為非離子型的碘造影劑毒副作用較小、使用之后影像相比較為清晰, 在臨床中受到廣大推廣及應用[1]。但是, 所有種類的造影劑都存在化學毒性和高度滲透性, 在CT掃描中靜脈注射后, 過敏反應是最嚴重的不良反應, 需引起臨床醫護人員的重視[2]。對于CT 掃描檢查中出現碘造影劑過敏反應的患者, 應分析患者出現過敏反應的原因及臨床表現, 同時探討過敏反應的處理措施, 為提高掃描安全提供借鑒。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入住本院接受 CT 掃描檢查的患者98例, 所有患者均經本院相關科室及影像科室檢查?;颊呔橥獗狙芯?, 年齡16~59歲, 平均年齡(37.4±21.3)歲;其中<16歲患者32例, 16~59歲患者47例, >59歲患者19例。患者掃描過程中出現病變的部位包括頭部、胸腹部及盆腔等部位, 所有患者均使用非離子型造影劑, 其中56例使用碘海醇, 42例使用碘佛醇。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 2 方法 CT掃描前, 告知患者禁食6~8 h;做腹部增強掃描患者需禁食不禁水6~8 h, 掃描前口服溫開水800~1000 ml;胰腺、腸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患者需禁食、禁水;接收掃描的患者都經過碘過敏測試;對存在藥物過敏史的患者進行隨訪;若5 min后未出現明顯不適, 可借助靜脈途徑推注造影劑, CT造影劑頭部、腹部、盆腔增強的速度一般為冠脈3.0~3.5 ml/s, 造影劑注入完畢后需立刻進行掃描, 保留靜脈通道。
1. 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患者的過敏反應發生情況。根據對比劑使用指南劃分不良反應的標準, 分為輕度過敏反應、中度過敏反應和重度過敏反應。
2 結果
98例患者中出現不良反應27例(27.55%), 其中輕度過敏反應19例, 患者無需進行特殊治療, 可自行恢復;中度及重度過敏反應8例, 其中5~20 min內出現不良反應5例,?20 min之后出現不良反應3例。
3 討論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快速發展, CT掃描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對于一些疾病排查以及臨床診斷具有極其重要得意義。受到了相關醫生以及學者在該領域得高度重視。碘造影劑出現過敏反應的原因分析:在日常臨床中, 碘造影劑過敏反應屬于特異質反應, 在臨床檢查診斷的過程中是比較少見的,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是非離子型造影劑, 大大降低了出現過敏反應的幾率, 但是并未完全消除, 有時還會出現。若是患者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 可能會出現猴頭水腫、暫時休克等情況, 甚至出現嚴重的腎功能衰竭。相關文獻指出, 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過敏反應, 發生過敏反應的原因主要是受組胺介質、急性激活系統、患者抗原抗體的影響。造影劑過敏反應是因為補體系統、激活凝血系統及激肽系統聯合影響所導致的, 化學介質的釋放、合成能引發一系列的過敏反應。雖然平時使用的劑量較小, 但還是會發生過敏反應, 患者一般會在推注后的5~10 min出現過敏癥狀。這與患者的年齡大小、個人體質密切相關, 患者年齡>59歲屬于碘造影劑過敏的高發群體, 若患者患有嚴重的肝腎疾病, 出現副作用的后果會更加危重。此次研究主要使用碘海醇和碘佛醇, 以上兩種造影劑的主要特點是具有水溶性, 無電核、離子產生, 從而有效避免出現毒副反應及滲透壓, 相比離子型造影劑更加安全。
CT掃描中造影劑的最大風險是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相對較輕的患者臨床表現為眼結膜充血、水腫、面部發紅、出冷汗、面部蒼白等, 過敏反應嚴重患者臨床表現為水腫、哮喘、呼吸困難等, 遲發的過敏反應會在1 h或者2 d內發生皮疹甚至皮膚瘙癢的癥狀。過敏反應的護理干預:在CT檢查室中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需要備齊所需要得急救用品, 具體的器械主要包括吸痰器以及氧氣筒, 發生緊急情況下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及時治療, 增強患者治療的安全感以及戰勝疾病的信心。高壓以及注射器的使用, 較長得時間觀察注射器,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 包括患者的體重以及服用藥物劑量等, 將延長管內的空氣排盡, 建立靜脈通路連接, 并且注射生理鹽水10~20 ml, 確認是否通暢。如果患者在注射藥物后發生發熱癥狀, 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耐心解釋, 避免患者發生緊張, 將注射流速保持在5 ml/s,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節流速, 血管較細患者需要降低流動速率, 注射器的曲線出現不正常變化時需要找到具體原因并進行治療, 解決問題。在做完CT掃描后, 患者需要在檢查完后詢問患者是否出現身體異常, 檢查完后需要在候診室中停留一段時間, 如果無不適情況以及過敏反應才可以離開醫院。造影劑主要通過腎臟排泄, 所以, 造影劑很容易對腎臟等器官造成傷害。因此, 使用造影劑發生急性腎病時, 需要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況下確認病因。主要的預防方法是水化, 這種方法是最早的使用方法, 并且是最有效的能夠減少患者發生腎臟等疾病的方法, 需要叮囑患者盡量多飲水, 保證飲水的飲用量, 增加其尿量, 最大程度上促進造影劑排除患者體內。
過敏反應預防及處理措施:因為實驗液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現象, 護理人員應詢問患者是否存在過敏史、高危因素, 務必進行嚴格的碘實驗, 進行實驗之前要準備好各項搶救措施, 完成推注以后需對患者的基本生命指標及臨床反應進行觀察記錄, 若發現異?,F象應立刻采取急救措施[3]。據每例患者的基本情況結合病情, 在進行注射造影劑之前, 選取地塞米松注射液進行推注, 注射用量建議在5~10 mg。與此同時, 為了緩和患者胃腸道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可以選取胃復安進行注射, 提高患者抗過敏的能力。除此之外, 為了提高患者對造影劑的耐受性, 可以添加20 ml的生理鹽水再進行推注, 也可以將造影劑進行加溫, 溫度達到37℃, 以上兩種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減少微循環障礙[4-6]。推注造影劑時, 要對患者的神情變化及呼吸狀況進行細致觀察, 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進行對癥處理。進行掃描之后護理人員應觀察患者是否存在惡心、發熱等情況, 輕度不置特殊處理, 完成掃描后觀察30 min, 叮囑患者多喝水, 若無其他異常便可離開。
臨床中若發現患者出現面無血色、肌肉痙攣、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大范圍蕁麻疹等情況, 需考慮患者是否為中重度過敏反應, 應立刻停止掃描, 使患者保持呼吸暢通, 監測觀察患者的血壓情況, 給予保暖護理, 運用面罩、鼻導管給予輸氧急救, 選取地塞米松10~20 mg, 進行推注, 氫化考地松及5%~10%的葡萄糖進行靜脈滴注[7-9]。對于心搏微弱和血壓急降的患者應選取鹽酸腎上腺素、靜脈滴注多巴胺等。對于出現大范圍蕁麻疹的患者應選取苯海拉明20 mg進行肌內注射, 與此同時需立刻聯系院內急診科醫護人員進行協助搶救, 快速建立靜脈通道, 將患者的循環血容量保持在正常范圍內[10-14]。
綜上所述, 在CT掃描中出現碘造影劑過敏反應屬常見現象, 研究并掌握碘造影劑過敏反應的處理措施有利于CT掃描過程的順利完成, 護理人員應明確碘造影劑的適應證及禁忌證, 學習并掌握搶救措施, 提升患者在進行CT掃描時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王軍大, 冷靜, 李艷艷. 7種靜脈注射碘對比劑的合理應用及其不良反應分析.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8, 38(6):634-639.
[2] 黃超瓊, 曾勇明, 陳洪玲, 等. CT增強掃描檢查中碘對比劑滲漏因素及相關性分析. 重慶醫學, 2017, 46(27):3789-3791.
[3] 汪玲, 李強, 仲偉, 等. CT檢查中碘對比劑對DNA損傷的初步分析. 中華醫學雜志, 2017, 97(21):1643.
[4] 李強, 汪玲, 俞明明, 等. 碘對比劑對CT檢查輻射生物學效應的影響. 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 2017, 37(11):816.
[5] 陳建, 高志鵬, 李緒斌, 等. 低濃度碘對比劑、低劑量掃描技術聯合體質量指數上腹部CT檢查的輻射劑量和圖像質量.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7, 51(2):141-144.
[6] 李昊巖, 孫記航, 段曉岷, 等. 低濃度對比劑、低輻射劑量嬰幼兒腹部CT掃描.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8, 15(4):243-246.
[7] 曾虹. CT掃描中碘造影劑過敏反應特點分析及處理. 醫學信息, 2015(17):332.
[8] 邢玉茹. CT掃描中碘造影劑過敏反應特點分析及處理. 醫學信息, 2014(7):361.
[9] 高福元, 王淑珍. CT增強掃描中碘劑過敏反應預防及處理方法的探討. 中國醫藥指南, 2014(26):94.
[10] 胡琳. 造影劑在CT增強掃描中過敏反應護理及預防. 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 2011, 2(11):132-133.
[11] 朱愛民. 造影CT增強掃描中碘過敏反應的預防及治療. 河北醫學, 2006(2):180-181.
[12] 鄧慧儀. 心臟冠狀動脈CT增強掃描檢查中碘過敏反應的預防及護理.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1(3):168.
[13] 張鳳全, 韓雪, 鄭新, 等. CT檢查造影劑過敏反應的預防與護理. 醫學信息, 2015(z1):150.
[14] 鄒麗娟, 花焱. CT增強掃描中造影劑過敏反應及防治體會. 海軍總醫院學報, 2011(2):61-62.
[收稿日期: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