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榮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胞二磷膽堿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90例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 各45例。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 在此基礎上參照組單純給予氯吡格雷治療, 治療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胞二磷膽堿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評分、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42/45)高于參照組的77.78%(35/4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治療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12.63±2.12)分, 顯著低于參照組的(25.36±3.6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89%(4/45)低于對照組的26.67%(12/4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胞二磷膽堿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治療效果顯著, 能改善神經功能損傷, 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胞二磷膽堿;氯吡格雷;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5.055
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是急性腦梗死中最常發生的一種疾病, 臨床一般給予改善機體糖脂代謝、抗血小板凝聚、抗血壓等常規治療, 而胞磷膽堿鈉片可用于調控血壓、降低血糖、抗血小板、抗凝、溶栓治療等[1]。因此, 本研究觀察胞二磷膽堿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45例。參照組男20例, 女25例;年齡47~76歲, 平均年齡(58.63±5.78)歲。治療組男22例, 女23例;年齡46~77歲, 平均年齡(58.98±6.0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入院初始, 給予所有患者控血壓、降低血糖、抗血小板治療、控顱內壓、維持電解質等常規治療。參照組單純口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23115, 規格:25 mg×7片×3板)治療, 初始劑量為300 mg/d, 此后藥量改為75 mg/d。治療組在參照組基礎上給予胞二磷膽堿注射液(大理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53020287, 規格:2 ml∶0.25 g)治療, 0.25 g胞二磷膽堿注射液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后靜脈滴注, 1次/d[1]。兩組患者療程均為2周。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得分越高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黏膜、牙齦出血)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90%;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50%~90%;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15%~49%;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15%[2]。治療總有效率=基本痊愈率+顯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后, 治療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12.63±2.12)分, 顯著低于參照組的(25.36±3.6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0.1484, 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其中治療組出現黏膜出血2例, 牙齦出血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89%(4/45);參照組中出現黏膜出血8例, 牙齦出血4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67%(12/4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649, P<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的致病因素多, 其發病機制為機體的局部腦組織發生血液供應不足或中斷, 進而引發腦部缺血性壞死, 對神經功能造成損傷, 且該種損傷是不可逆轉的, 而在腦梗死疾病進展中, 若腦組織出現細胞水腫、鈣超載、細胞調亡等情況, 還會對腦組織神經造成二次傷害, 進一步加重病情, 若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患者有可能致殘或致死[3-5]。相關研究表明[6], 急性腦梗死發病率最高的疾病類型為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 其主要由穿支動脈因斑塊或血栓發生阻塞出現低灌注或動脈至動脈栓處發生阻塞所致, 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與大動脈粥樣硬化和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存在密切聯系[2]。因此, 臨床治療大動脈粥樣硬化腦梗死一般采取恢復患者腦部血流為主, 這樣既能避免缺血半暗帶的進一步加重, 又能使腦組織的功能、神經功能損傷恢復正常。
氯吡格雷是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 可對二磷酸腺苷和血小板受體結合進行選擇性的抑制, 進而也抑制了繼發性二磷酸腺苷介導糖蛋白復合物出現活化現象及機體血小板大量聚集, 阻斷機體內的其他激動劑以釋放出二磷酸腺苷引發血小板聚集[7, 8]。胞二磷膽堿常被應用于防治腦卒中疾病中, 因其是核苷類的衍生物, 在提高機體細胞的內線粒體的呼吸功能中效果顯著, 同時, 還能提高機體的攝氧能力, 改善腦血管張力, 促進機體血液循環功能恢復, 預防血栓的形成[3]。
本研究結果顯示, 采用胞二磷膽堿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的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42/45)高于氯吡格雷治療的參照組的77.78%(35/4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治療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12.63±2.12)分, 顯著低于參照組的(25.36±3.6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89%(4/45)低于對照組的26.67%(12/4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胞二磷膽堿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治療效果更顯著, 利于患者疾病向好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 胞二磷膽堿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治療效果顯著, 能改善神經功能損傷, 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侯靜, 王凌云, 張勇. 胞二磷膽堿聯合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8, 33(2):256-259.
[2] 吳芬香, 侯倩, 吉維忠, 等. 依達拉奉聯合胞二磷膽堿治療急性腦梗死對機體氧化應激和炎性反應的影響. 河北醫藥, 2018, 40(11):47-50.
[3] 姜萍. 依達拉奉聯合胞二磷膽堿治療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31):60-61.
[4] 彭喻. 血栓通聯合胞二磷膽堿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觀察. 當代醫學, 2018, 24(21):56-58.
[5] 鄭斯卓, 高孟堯. 胞二磷膽堿聯合氯吡栺雷治療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9, 14(3):71-74.
[6] 邵志堅. 氯吡格雷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急性多發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22):25-26.
[7] 鄭斯卓. 胞二磷膽堿聯合氯吡栺雷治療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9, 14(3):69-72.
[8] 顧瑞霞, 薛宏麗. 胞二磷膽堿與腦神經生長素治療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比照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9):160-161.
[收稿日期: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