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義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學生以后語文素質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但肩負著激發和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的重要任務,還要在教學課堂中滿足學生心智和情感態度的需要,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藏區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性,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也應該在基礎之上有所側重,真正實現藏區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藏區;語文教學;有效性
對于藏區的小學生來說,因為本身的文化環境和語言等方面的不同,導致了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面臨著更大的困難,也更多地存在興趣下降、畏難情緒等問題。要提高藏區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通過教學活動和模式的變化來解決這些現存的問題。
一、結合學生認知特點設計教學活動
對于小學生來說,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和接受知識最主要的推動力就是他們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中,要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充分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后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探索欲望來實現培養學生興趣,養成學習習慣等目標。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充分地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偏好,將游戲活動和實踐活動與教材的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利用這種參與式的課堂來強化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意識,讓他們養成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良好習慣。而在藏區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除了要考慮學生年齡特點、教材內容編排、綜合素養的培養等基本方面之外,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語言和文化環境的問題。因為藏區的學生本身不習慣于用漢語進行表達,且周圍相對來說缺乏漢話的語言環境,因此學習語言成為藏區小學語文課堂的一個首要的重點,當然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在面對以普通話學習和運用為主要內容的語文課程時,學生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語言的障礙,自然對教學的內容產生畏難逃避的心理。再加上一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平衡不好漢語、藏語在教學中的作用,要么進行全漢語教學增加了學習的難度,要么選擇全藏語教學降低教學的效果,這都導致了學生對語文課興趣的逐漸降低。因此,要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就要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教學活動的創新來吸引學生,讓學生重燃對語文教材的興趣和探究欲,進而借助于學生的好奇心提升學習的效率和教學的效果。例如,在藏區使用的語文教材中,本身就有著強化實踐和綜合能力培養的傾向,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知識型的內容與教材中的綜合練習主題相關聯,然后通過手工活動、課堂游戲等方式開展綜合練習,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這種游戲化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盡可能地消除學生內心對學習語文的抗拒,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的活動中。而只有學生將專注力投注于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和內容上,課堂教學才能夠在學生身上真正產生效果,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結合當地特色文化進行拓展實踐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掌握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之外,課外的知識拓展和實踐也是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教學更加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全方位培養和提升。因此,課外的教學實踐就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重點之一。而在藏區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在進行課外文化拓展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藏族文化雖然與漢族文化同根而生,但是卻因為不同的歷史發展狀況和地理環境等因素走向了不同的方向,產生了多樣化的內容。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把教材中課文內容和綜合練習主題作為基礎,然后根據作者和文章的背景知識和人生經歷等進行知識的拓展。在這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漢族文化與藏族文化的不同之處。教師就可以借助于這一機會對學生開展對比性的文化拓展,進而總結和分析兩種不同的文化在同樣的背景下所存在的差異。在進行這種對比性知識拓展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結合當前科技發展、社會進步之后發生的變化以及產生的文化同化融合的情況,加深藏區小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和當前社會文化知識的全面了解。在進行知識拓展的時候,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的特點,教師可以用講故事、角色扮演以及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的方法來進行。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以一種身臨其境的方式來體驗這種文化的特點和不同,進而對整個教學的內容和拓展的知識形成立體化的印象,進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這樣不僅實現了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更能夠在無形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特別是在以藏語為母語的西藏地區,學生學習漢語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至關重要。而藏區小學語文教師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整個教學活動中,要結合藏族小學生的實際,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前提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肉忠.關于提高果洛藏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質量的思考[J].教書育人,2013(S1):83.
[2]李玉珍,宋天亮.藏區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J].內江科技,2017(1).
[3]周衍宗.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4(9):2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