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紫東
【摘 要】教學質量是黨校教育的永恒主題,是黨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黨校姓黨”是黨校辦學的根本原則。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與影響,目前基層黨校教學質量的現狀不能適應當前從嚴治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能滿足黨政干部對優質培訓日益增長的需求。
【關鍵詞】教學;黨校;管理
中圖分類號: D261.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5-029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143
針對這一問題,本人圍繞基層黨校如何“堅持黨校姓黨”、“打造精品課程,提高教學質量”的課題,通過座談交流、個別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在全校教職工以及2019年師市團場公務員初任培訓班中進行深入細致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1 教學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
教學質量可以從黨校基礎設施、學員學習需求的滿足程度、教師教學水平、教務管理質量等方面加以體現。從調研結果看,教學質量目前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不能滿足學員的實際需求。盡管學校設置了中青班、公務員培訓班等多種班次,但是各個班次教學專題相似度高,教學計劃設置部分相同,缺乏創新。教學內容與學員的思想、實際工作聯系不夠緊密,理論性強,實用性不足。在對2019年師市團場公務員初任培訓班的78名學員調查中,發現有20.6%的學員認為當前培訓的內容針對性不強,19.7%的學員認為教學內容與自己的實際工作聯系不夠緊密,實用性欠缺。
(2)教師能力素質不高,不能滿足學員的培訓需求。
黨校培訓學員大多數是來自各條戰線的業務骨干,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學歷普遍偏高,面對這樣的培訓對象和學習需求,在教學中,部分教師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有所欠缺,堅持問題導向的標準不高;掌握的現代教學方法不夠全面,結構化研討、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等落實的還不到位,影響了教學有效性;部分學科(如社會建設、行政管理、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城市和社區治理、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員的教育管理、哲學、法學、思想政治、經濟學等)師資力量缺乏,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不能滿足學員的培訓需求。
(3)教學管理規范化程度需進一步提升。教學管理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保障不足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質量的高低體現為教學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于存在的問題,有的老師講:“主體班次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還需進一步加強,教學活動組織還可進一步精細化,一些細節和關鍵環節有疏忽”;有的老師認為:“教師參與教學科研活動課時計量不夠靈活,難以激勵教師教學熱情”;又有老師認為:“在‘用學術講政治上,教學管理人員也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2 教學質量存在問題的原因
面對當前教育培訓的新形勢新要求,教學質量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個別教師政治站位不高,工作激情不足。學習還不到位,對新理論新知識、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掌握不夠迅速、對精神實質了解的還不夠透徹;調研走馬觀花,不深不細,對兵團、南疆甚至師市情況一知半解,對師市當前面臨的重難點問題把握不準,認真思考不足,難以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由于黨校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無教學科研專項獎勵資金,故而對講課水平較高的教師沒有制定切實有效的激勵措施,教師比學勁頭不足。
(2)教學研究深度不夠,教師管理方式欠佳。教務培訓部作為主管教務教學的部門,在教學質量提升上負有重要責任,但是,教務培訓部在教學管理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對教師要求多,但督導檢查較少;在管理方法上還較單一,在提升自覺性上引導不足;學科建設遲滯,打造全面體現師市黨委中心工作要求、聯系師市實際的核心專題課程量不多質不優;根據形勢變化更新課程的自覺性不強;尚未打造出跨學科教學團隊等。
(3)教學管理人員素質不夠高,對教學工作規律研究和經驗總結不足。部分教務管理人員專業素養不足,陷于事務性工作,對業務工作總結不多,對教學的規律研究力度不足,特別是對“用學術講政治”教學改革的思路研究不夠;客觀上存在著個人知識面不夠寬、掌握的基礎理論不夠扎實、對兵團改革發展實際了解不深不透的情況,實現學員將課程設置的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要求有難度;有時教學管理工作重布置安排,對督查落實重視不夠等,這些原因對持續提升教學質量形成阻礙。
3 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的措施
教學質量是黨校工作的生命線。面對當前師市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創新”的原則,突出時代特色、兵團特色,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師市干部教育培訓事業穩步發展。
(1)教學隊伍專業化,突出黨校主業主課教學要求。提高黨校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常言道:“術業有專攻”。只有專業化,才能夠做到“精品化”。基層黨校的教師被稱為“萬金油”,無論是與自己專業有關的還是無關的,什么課都講,什么課都要講。這樣既不利于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也不利于打造精品課、特色課。
要扭轉這種局面,每位教師都應該在自己有所研究的領域選擇1-2個專題作為主攻方向,突出黨校教學主業主課加大研究力度,并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加以補充和完善,爭取早出精品。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素質與能力,基層黨校要經常組織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和交流,經常組織教師參加學員討論,力爭達到教學相長、教教相長、學學相長、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基層黨校領導要按照提高素質,改善結構,穩定骨干,培養新秀的要求,積極打造一流的教師隊伍。要充分發揮和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年輕教師的引導、鼓勵和培養。特別是要傾力打造學科帶頭人,努力提高現有師資的水平,力爭培養一支在當地有一定影響的“名師”、“名嘴”隊伍,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奠定教學質量提升基礎。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對新教師配備導師進行傳幫帶,對成果進行全面考核并設立適當的激勵機制。有計劃地安排教研人員和教學管理人員訪學、進修、掛職、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專業化水平。
(3)創新教學方式,實現多元化教學。目前,基層黨校的課堂教學大多是以“滿堂灌”為主,教師講的多,學員參與得少。打造精品課,要在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上下功夫。要學習其他黨校的先進經驗,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如研究式教學、辯論式教學、訪談式教學、菜單式教學、開放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等;課堂教學要由“教師講、學員聽”的傳統模式向“教與學雙向互動”轉變,實現教學相長、學學相長,從而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要把學習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地結合起來,把提高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作為教學的首要目的,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4)建立切實有效的激勵機制,打造教學精品。堅持以質量為先實施教學獎勵,對專職教師年度主體班次授課工作量位居前列且教學評估排名靠前的教師給予一定獎勵,并推行專職教師排名后三位提醒制度,倒逼教師苦練內功;每年有計劃地推出3-5門課程,成立由教培訓部牽頭的教學團隊,集中力量打造精品課,教務處負責管理驗收,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
(5)將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提升黨校科研水平。教學是中心,科研是基礎,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要善借外力,充分利用兵團黨委黨校、東莞市委黨校等優勢援助資源,通過送教、經驗交流、共同進行課題研究等方式著力提升科研水平,打造優秀科研成果,一方面將科研成果以《領導參閱》等形式呈送師市黨委以供決策咨詢;另一方面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精品專題,通過課堂為參訓學員答疑釋惑。
(6)加大黨校資金投入力度,完善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向師市黨委提出申請,撥付專項資金用于教學資源的購置、維護等,加大力度完善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教學環境,為全面提升黨校教學質量提供堅強物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