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貝貝 鄭彧

【摘 要】本文介紹了歌德學院B2證書考試改革前后閱讀部分題型的變化,通過分析新題型對考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提出相對應的閱讀課程教學策略的設想,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繼而提高綜合語言能力。
【關鍵詞】B2證書考試;德語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5-0149-02
歌德學院成立于1932年,是德國在世界范圍內從事文化活動的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文化機構。該機構提供的符合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標準(GER)各個級別的標準化德語水平測試及其證書,因其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而被認定為移民、入學或入職的必要條件。其中,歌德學院B2證書考試自2019年起正式改版。新版考試對聽、說、讀、寫四個單項的考題均進行了修改,其中,閱讀部分的考題變化十分明顯。具體有哪些新要求?我們又該采取何種德語閱讀課程教學的策略,以更好地應對閱讀部分的考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改革前后閱讀部分題型分析
改革后的題型涉及的閱讀文體更加多樣,包括博客、報刊文章、短評和信息短報、說明書、指南等應用文。閱讀文章數量不僅多達15篇,而且篇幅長,總詞數達到了1800多個,題量較之舊版增多,題型以選擇題和配對題為主。具體新舊題型對比見下表(Frater A. etc., 2008)(Frater A. etc., 2019)。
二、德語閱讀課程教學策略設想
在傳統的閱讀課程教學模式中,教師注重文章中重點詞匯和長難句語法的講解,而忽視文章整體內容的連貫性;注重單個語言點的講解,而忽視閱讀能力的培養。這種單一的閱讀課程教學模式,對于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開拓閱讀視野以及豐富閱讀題材等方面考慮得少之又少。
對此,國內很多德語學者都曾提出一些關于德語閱讀課程教學模式或者教學思路的設想。根據卡雷爾關于語言認知的兩個過程理論,在大學德語閱讀課上進行語體訓練、推測訓練、快速閱讀訓練和聯想訓練,用于提高德語閱讀效率(盛力,2004)。在專業德語閱讀教學中,可以考慮采用三位一體的德語閱讀教學模式、閱讀技巧化的教學模式,以及適當的項目式的德語閱讀教學模式(趙國偉,2012)。
受到這些新型教學思路的啟發,并結合歌德學院B2證書考試的一些變化,筆者也試著在德語閱讀課程教學策略上進行一些新的嘗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應對改版后的題型;另一方面,希望借此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第一,拓展閱讀課程的教學內容。信息時代的學習早就不再局限于課本學習了。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不僅是學生而且也是老師的必備技能。在本次改革的題型中出現了網絡評論這種題材。這種內容在一般的教材中鮮有出現。但在豐富的網絡資源中,這樣的閱讀題材就很容易找到。大家熟知的德國報刊雜志,比如《Frankfurter Allgemeine》《Welt》《Focus》《Zeit》等都有在線閱讀的版本,在每篇報道后面都會有“Kommentare”這樣的評論區。學生通過閱讀報道及評論,不僅可以了解時事新聞,更可以學習到地道的用于評論的常用語和慣用法。與傳統閱讀課堂上,老師總結出一些用于評論或表達觀點的句型讓學生進行記憶相區別,在線閱讀時,學生可以根據新聞內容的上下文,閱讀相關評論,以及對網友某條評論的追評。閱讀了大量同類型的文本之后,學生自然而然了解到德國人對于評論的寫法以及表達自己觀點的詞句。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內容進行閱讀訓練。在新版B2考題中出現了學生守則、住房條約、指南、說明書等應用文的閱讀。這類體裁在課本中較為少見,但德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圖書館須知、學生宿舍管理條例、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等。所以,教師們可以利用赴德學習的機會,隨手拍張照片記錄一下,這些原汁原味的德語原版應用文閱讀材料就會盡收囊中了。
第二,閱讀的教學形式可以多樣化。交際法是繼翻譯法和視聽法之后興起的德語教學法,從20世紀70年代末逐漸形成,一直不斷發展并廣泛應用于德語教學中。近年來,歌德學院所推廣的任務型教學模式也是交際教學法的具體實踐形式。任務型教學是指根據現實生活的交際需要確定語言學習任務,由學生圍繞這一任務制訂計劃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計劃、完成任務(Ellis,1999)。舉個例子,如果洗衣機出現了某個故障,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閱讀產品說明書里“常見故障”這一部分。通過任務型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可以從語篇的角度了解應用文的整體結構,很快找到需要精讀的部分。對于某些細則的研究又促使學生去分析句子結構,了解重點詞匯的用法,從而避免了傳統閱讀課只注重語言點講解,而忽視了語篇特點,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端,也符合考試中對于選擇性閱讀技能的考核要求。
再以閱讀二為例,考試形式是從一篇新聞報道中抽出六個句子,讓考生在給出的八個句子中選擇合適的填入原文。這個部分考核的是學生對于文章整體結構的掌握。這恰恰是在傳統講授式的閱讀課中所欠缺的。對于這種題型的訓練,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模擬考題的方法進行學習。將學生分組,一組學生從指定的閱讀文章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將其抽出,打亂順序,交由另一組學生。另一組學生需要將抽出的句子按照上下文的邏輯關系還原。在提取和還原句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體會到因果、條件、轉折、讓步、并列、遞進等句群間的邏輯關系,深入了解文章結構和段落的內在聯系。
簡言之,可以采用其他例如任務型、模擬型、探究型、實踐型等多種多樣的新興教學模式作為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法的補充。
第三,引導學生將閱讀能力轉化為其他語言能力。在備考過程乃至整個德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都很難將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完全區別開來進行單獨訓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做閱讀練習時,對有爭議的環節進行討論,就從閱讀訓練轉向了聽說訓練。有學生在閱讀完某條時事新聞后,隨手寫下一條評論,或者對于某網友的熱點評論加以追評。此時,如果老師能適時對于評論的寫法加以指點,那么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訓練。作為老師,要善于抓住閱讀訓練中的這些契機,適時引導并輔助學生,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不僅僅是閱讀,而是一個出發點,由此出發可以進行聽說讀寫語言能力全方位的訓練和培養。
三、結語
筆者基于長期的閱讀教學實踐和對B2新版考題的研究,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能力延展這三個方面探究了德語閱讀教學新策略的可行性。利用網絡資源和生活中的閱讀材料拓展教學內容,以任務型、模擬型、探究型、實踐型等新興教學模式作為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的有效補充,將閱讀能力拓展至其他語言能力,以期在學生更好應考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繼而提高綜合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Frater A., Sch?fer N., Weidinger S. Mit Erfolg zum Goethe-Zertifikat B2: ?bungsbuch.[M].Stuttgart: Ernst Klett Sprachen,2019.
[2]Frater A., Keller, J., Thabar, A. Mit Erfolg zum Goethe-Zertifikat B2: ?bungsbuch.[M].Stuttgart: Ernst Klett Sprachen,2008.
[3]Ellis,R.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Through Interac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
[4]盛力.大學德語閱讀課教學思路探討[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4,(06):23-28.
[5]趙國偉.淺談德語閱讀教學模式[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1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