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承宇 王慧潔 ( 河北金融學院; 保定幼兒高等師范專科學校)
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所形成的理論創新成果概括為“八個明確”的鮮活內容和“十四個堅持”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靶滤枷搿笔切聲r期中華兒女的集體智慧和思想結晶,更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指南和精神旗幟。高等院校是青年人才的孵化基地和孕育土壤。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青年學生的頭腦中生根發芽,引領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構建和價值轉化,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本強基的“使命工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和引領青年是高校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主題。青年大學生是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描繪師”和“筑夢人”。在眾多思想價值洪流碰撞激蕩的今天,能否用黨的新理論、新思想守住青年學生的思想陣地、價值之魂和精神之幟,事關祖國繁榮發展未來。要積極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和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使“新思想”持續、深入、全面地武裝青年、引領青年、感染青年。牢牢依靠廣大青年學生的科學素質、高端技能和優良品質的強力帶動作用和示范效應。以青年學生的榜樣示范力量帶動社會各級階層和群體,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深入人心。
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高校教書育人的重要指導思想、轉化為青年學生的重要價值準則和行為目標,必須在教育理念、教育內容和教育載體的持續創新上下功夫。但當今部分高校黨政人員和學生工作者存在創新意識不鮮明、創新理念不先進、創新載體不豐富等問題,對于新思想、新理論、新布局的宣傳教育和落實僅僅囿于生硬式灌輸與傳達,未能精準對接受眾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態。致使新的理論政策宣傳與落實難以走出投入與產出嚴重失衡的怪圈。此外,在宣傳教育手段和形式上也相對單一和匱乏。沒能及時運用新媒體技術手段潤物無聲地拓展教育載體的多維性,第一課堂與第二、第三課堂的有效銜接和聯動培育效果不明確。網上網下、課上課下宣傳教育的合力作用不夠,實效性和感染力不強。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中的指導和引領地位是一個持而化進的循序過程,不能急功近利地追求“曇花一現”的虛假效果。走形式、走過場、刮風式的教育有悖大學生思想道德品德的化育規律?!靶滤枷搿钡娜谌牒徒?,必須有效建立起一套健全而科學的激勵政策和保障體系。但現今部分高校尚缺乏“新思想”宣傳教育的頂層設計和規劃體系。在激勵保障、制度保障、隊伍保障等方面落實不到位、不系統、不深入、不扎實,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教育工作動力不足、后勁不夠、長效不明顯。因此,科學建立健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的規劃制度和保障體系是當前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首要任務。
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教師和青年學生的思想自覺、價值自覺和行為自覺,必須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和監督制度。當前,部分高校在“新思想”宣傳教育中缺乏科學有效的長期評估體系。缺乏檢驗、驗收反饋、整改、“回頭看”機制。更缺少詳細的調研分析、考核指標和考核規劃。在監督和監管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主體責任不明確、落實監管不到位、問責機制不健全、獎懲制度不完善等問題。致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和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沒能走向深入、落入實處、浸入透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浸潤,必須圍繞“三聚兩基一抓手”的育人思路,以共情目標為抓手。從強化“思想引領、輿論宣傳、文化熏陶、應用實踐、監督評價、聯動培育”六位一體的角度探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新方法、新路徑。這六個方面不能機械地割裂開,是一個科學銜接、互為聯動、協同培育、有機統一的整體。
強化思想引領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的應然之要,“新思想”的植根和培育,要深度發揮三個課堂的聯動培育效應,借助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精神、力量、制度等方面的理想信念教育。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高校的思想主流,德育主旋律;還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在融合與凝練中孵化優秀基因,涵養人格品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融入,還要立足于紅色文化教育。廣泛盤活紅色資源開展紅色革命教育,培養學生傳承“紅色精神”、銘記“紅色氣質”、孵化“紅色基因”。切實補足青年學生的精神之鈣。
新時期的主流思想輿論宣傳應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代方向,借助互聯網新媒體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信息資源豐富等特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高校應以微信、論壇、微博、博客等網絡教育平臺為支撐,精心打造內涵豐富、影響廣泛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網站和教育平臺,讓“新思想”在網上網下的教育合力中入細、入深、入實。
文化塑造和環境熏陶是黨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針長期得以馳而不息、潤物無聲地貫徹落實的優良土壤。它能夠以強有力的感染和浸透力使人的價值準則和思維觀念在潛移默化中悄然地轉化和重塑。“新思想”在青年學生日常教育中遍地開花,就要變傳統的直線灌輸為開放性熏陶。在校園建筑風格、樓宇設計、雕塑內涵等物質環境的建設上要生動、形象地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意蘊,讓學生通過對物質環境的觀察和思考實現對“新思想”的認知與共鳴。在校園精神形態建設上,要構建與校園精神理念和校風校訓相平行的宣傳教育體系。在育人理念、教學模式等軟文化上要滲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關鍵元素,使之在軟硬文化的多維融合中實現對青年大學生思想的“二次轉化”和“科學重構”。
要科學完善應用實踐育人機制,注重發揮知行合一的作用張力。廣泛利用豐富多彩的實踐、實訓、實習、實操、實地調研、志愿服務等實務訓練和體驗活動科學配合第一課堂理論教學,積極構建“大實踐”的育人格局。在實踐育人中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體化、形象化、大眾化地深入人心,使宣傳教育結果更具實效性、穩固性和長時性。
要科學完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的評價機制和監督機制。構建科學合理的評估和監督系統,是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長期落細落小落實的可靠保障。高校要逐步建立起集考核、評價、監督于一體的督導機制,建立導向明確、體系完備的考評監督機制,在總體部署、目標要求、任務指標等方面做好頂層設計。及時檢驗“新思想”融入的真實水平和真實效果,建立“新思想”宣傳培育工作的成效評估體系,以嚴格的督導推動宣傳教育,以持續的總結深化宣傳教育,借以構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落實的長效機制和保障機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教育,更需要制度性的約束規范,科學制定或細化“新思想”培育的基本方案、規章制度、規劃目標和考核指標。更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校園建設的各類規章、制度、條例、守則、規范中,使其逐漸成為校園制度建設的精神引領和行動指南。
在發揮聯動培育機制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培育和融入,應有效發揮協同聯動培育機制。“新思想”宣傳教育三個課堂的無縫契合和作用合力應主要依靠教育教學隊伍與學生管理隊伍的緊密配合,協同發揮作用合力,選派優秀學生工作者承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講教育和理論教學工作;選派優秀政治理論課及哲學社科類教師實際管理班級,擔任班級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交叉式育人管理可以有效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常態化滲透和全方位融入,真正構建起大思政視域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協同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