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圓圓 (江蘇溧陽市社渚初級中學)
由于農村的發展相對比較落后,學生的眼界相對來說也缺乏寬度,在初中階段的日常學習中,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法律意識淡薄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充分重視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的開展,通過創新教學模式,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也是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的關鍵因素,主要是指學生對事物產生的一種愛好、向往與追求的心理,也是使學生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在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只有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地激發,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教學工作者可以對趣味性的教學活動進行設定,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思考與探究,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合作、競爭”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將“老鷹捉小雞”這種趣味性較高的游戲放在課堂導入環節中,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讓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并對“老鷹”和“小雞”這兩種不同的角色進行扮演。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整個教學活動的參與中,學生還能夠充分感受競爭的氛圍,體驗到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充分認識到合作、競爭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生能夠對相應的知識內容進行自主性的思考、感知與探究,在樹立正確學習意識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其具備對工作、對家庭、對自己等有較強的責任感。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責任進行有意地培養,以更好地為其今后責任心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都會有所幫助。無論大小事情,都應該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和勇于承擔的責任心理,把事情做到最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對每個成員的責任進行落實,使其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如果出現不負責任的行為,需要承擔造成的后果。對于那種優秀的學生,應給予表揚,繼續發揮自己的特長,使其做得更好。也要有責任心地去幫助稍差的學生,一起共進退,不僅在學習中提升了自身的學習成績,在今后的生活中也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保持傳統的優良責任感。
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教學工作內容,因此,教師要積極開展探究活動,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上,推動學生責任感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學習時,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介紹人大代表的相關內容,然后為學生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以“記者”的身份,對當地的人大代表進行采訪,并要求學生在采訪之前,做好時間約定以及采訪提綱的設計等工作,最后積極分享給其他同學,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同時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獨立思考,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
農村初中的學生,受家庭教育與成長經歷的影響,難免會在學習方面存在著差異,但是教學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針對性的評價機制,并對激勵性評價充分利用,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體會學習的樂趣,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在農村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中,如何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也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學工作者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開展中不斷地探索與實踐,充分發揮道德與法制教育有效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