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幗英 (江蘇啟東市近海小學)
合情推理主要是指以具體事實為依據,通過觀察、比較、聯想、歸納等一系列行為,最后得出推理結果的過程。在數學學習和解題的過程中,使用合情推理的方法,小學生可以掌握解題的方向和思路,再通過歸納或類比等方法,掌握題型的解題方法。在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無形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小學生良好推理能力的前提,是要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假設、猜想,增強其思維的活躍性。在小學數學中,數學公式和數學定律的推理和驗證貫穿在許多知識點中,教師應盡可能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的假設與猜想。
如我們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在進行這個知識點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三角形模型法,拿出兩個三角模型,擋住模型的兩個角,然后讓學生觀察露出來的一角,猜想該三角形的類型。在驗證學生的猜想時,教師先露出其中一個三角形的一個鈍角,然后在露出另外一個三角形的一個直角,最后把兩個三角形的最后一個銳角展示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的猜想是直角三角形,有的猜想是銳角三角形,最后拿走紙板,學生們發現,如果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其余兩個角必定是銳角,其中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其余兩個角也必須是銳角,有的學生驗證了自己的猜想,用量角器測量,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一定是180°。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探究錯誤的原因,以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教師通過給學生提供線索,讓學生用數學猜想來驗證運算公式或數學定律,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思考,然后由自己來驗證猜想,學生經過這一系列自主探究學習,總結數學規律,從而提高合情推理能力。
創設合情推理的情境是培養小學生合情推理能力,提高解題技能的有效方式。在進行合情推理課程教學時,教師適當地提供一些條件,鼓勵學生開拓思維進行思考,在學生推理過程中慢慢提供有效線索,提升推理樂趣。
例如,在“計算長方形面積”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可以先給學生展示若干個邊長不同的正方形,然后讓學生選擇其中兩個并組成一個長方形,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得出規律。學生發現,只有邊長一樣的兩個正方形才能組成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是長×寬,而長方形的面積是兩個正方形面積之和,進而有學生推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寬)×2,然后教師引導其驗證正確的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師在教學中,采用豐富的知識點和素材來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且有意識地鼓勵學生通過思考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得出答案,進而鍛煉其推理能力。由此,學生在驗證推理結果的過程中,自身的知識應用能力也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
如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推理方法,是培養小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重點。合理的推理是以猜想為根據,利用所學知識點、運算公式或邏輯判斷進行分析和推理,學生使用的推測方法是否正確直接決定了這種推測的準確性。
例如,教師拋出數學問題進行課程導入:10億粒大米大約有多重?教師先不給出任何方法,讓學生自己思考,然后進行推理,最后找出答案。為了使學生的推理更科學合理,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思考: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測出10億粒大米的重量?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形成初步想法,可以先數出一部分米并稱出其重量,然后算出10億粒米是這個的多少倍,再算出10億粒米的重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培養小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小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升,推理思維得到擴散,進而推動其提升數學的學習成績,提高數學學習的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是教師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教師應把培養小學生推理能力始終貫穿于數學課程的教學中,以提高小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為目的,使小學生能夠掌握更為科學的數學思想以及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