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 (江蘇淮安市平橋鎮中心小學)
乘法口訣教學是小學二年級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也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如果學生在二年級乘法口訣學習不好,不能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及運用規則,那么就會直接影響他們以后的數學學習,所以乘法口訣教學引起了許多教師的重視。筆者結合當前乘法口訣教學中容易產生的錯誤進行分析,談一談如何優化乘法口訣教學。
現象:教師問學生:“三六多少?”學生回答:“三六十五。”教師接著問:“那四六呢?”學生回答:“四六二十四。”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這是學生記憶系統發生混亂而造成的。因為前面學生已經熟記了三五十五,所以它一看乘法口訣里有三幾,就想到十五。
策略:自編口訣感受意義
教學時,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優與劣,還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新課標在過程目標的表述中用“經歷、體驗、探索”等術語表述。但是目前許多教師在教學時,只追求學生的結果目標,而忽略了過程性目標。特別是乘法口訣的教學,更是認為學生只要把口訣背會了,就算完成教學任務了,造成過程目標的缺失。因此,在進行乘法口訣教學中,要讓學生經歷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自主去編寫口訣。這樣,學生不僅能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還能夠豐富乘法口訣的表象,增強對乘法口訣的記憶。
現象:教師讓一位同學從一一得一開始背乘法口訣,這位同學一口氣背到九九八十一,沒有停頓。這時教師隨機說出六八多少?這位同學卻說不出來。教師沒辦法,就讓學生先橫著背,又豎著背,等等,讓學生對背誦產生厭惡情緒。
乘法口訣雖然簡單,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創新教學方法,因為越簡單的內容,越容易被我們忽視,簡單的教學方法,單一的教學輸出,讓學生不能靈活記憶。在這個背景下的識記,學生背的沒有動力,效果能好到哪里去。為什么這位學生可以把乘法口訣從頭背到尾,但是從中挑一個卻說不出來呢?這就是死記硬背帶來的后果。
策略:創新教法激活動力
教師要創新乘法口訣背誦方法,除了讓學生的嘴動起來,還要讓學生的手動起來。如,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時,筆者利用兩只手的手指來指導學生背誦。從小手指開始,背一九得九時,就把小手指蜷起來,背二九十八時,就把無名指給蜷起來。這樣,學生一看自己的手指,就發現無名指的兩邊分別是1和8,學生一下子就可以想到二九十八,而三九二十七時,就把中指蜷起來,中指的兩邊分別是2和7。依次類推,一直到九九八十一,蜷起來的手指從一只手轉移到另一只手。這種有趣的動作,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記憶興趣給調動起來了,促進了學生更好識記乘法口訣。
現象: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練習三》第5題時,學生竟然做錯了許多,再讓學生來背這些乘法口訣時,有許多學生背不出來。
這是什么原因造成學生幾天前背得滾瓜爛熟的乘法口訣現在卻不會背誦了呢?這是受學生年齡特征影響的。小學生的短時記憶力比較強,但是長時記憶卻比較弱,他們對事物的遺忘曲線非常快,兩天前的事,也許今天就不記得了。這樣造成了學生在解訣問題時思維短路,不知道如何解訣。
策略:及時復習增強記憶
在組織乘法口訣教學時,要定時對前面學習的口訣進行復習,甚至把乘法口訣的背誦貫穿于整個學期,以增強學生對乘法口訣的記憶。在復習時,可以采用小組互相復習,同桌相互背誦,也可以在每節數學課開始之后利用五分鐘來組織學生背誦乘法口訣。進行適度地強化背誦訓練,就可以讓學生的記憶時間慢慢加長,最后牢記在自己的腦海中。
總之,乘法口訣教學雖然看似簡單,但是要想讓學生透徹理解口訣的意義,能夠熟練背誦與運用,我們要從心理上重視乘法口訣教學,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中,并及時進行復習鞏固,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乘法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