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洋口鎮洋口小學 繆張蓉
核心素養培養是教育改革的標志,帶領著各學科課程教學在以知識教育為基礎的情況下,認識到文化品質、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而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閱讀能力作為英語學科四項基本能力之一,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否能夠形成。小學英語教師應將教學重點放在閱讀教學中,并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理念,助力小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共同發展。
在英語課程改革中,為學生提供可理解的、豐富的英語語言內容備受關注,希望可以通過大量英語語言輸入的方式增加學生的語言儲備,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信息儲備量的增加。但是,縱觀當前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情況,我們發現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依然將目標集中放在教材上,以教材中的閱讀材料為唯一教學資源,認為閱讀教學就是找出材料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并將其講述給學生,讓學生記住即可。在這種情況下,因教師對英語閱讀教學的認知存在偏差,造成在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中投入的關注度與精力不足,缺乏英語閱讀材料的拓展,將小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禁錮在某一框架之中,從而制約了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形成。
英語核心素養包含了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學習能力。語言能力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第一項內容,也是英語教師在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首要任務,而英語能力的培養以閱讀作為載體,并且在閱讀中吸收語言,在閱讀內容的理解鍛煉思維品質、養成文化品格、鍛煉學習能力。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的閱讀教學僅僅關注其本身的意義,而忽視了核心素養在閱讀教學中的滲透,學生缺乏自主閱讀思考的機會,缺少語言輸出鍛煉的平臺,因此制約了小學生英語各方面的發展。
在英語核心素養培養中,教師應發揮英語閱讀的語言功能,讓學生在文本閱讀中鍛煉語言能力,為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基礎。但是,學生因為在英語學習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英語學習能力與語言基礎參差不齊的問題。為了保障全體學生英語語言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與進步,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關注分層閱讀,根據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制定針對性的指導方案,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促進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與拓展。
以譯林版4A“I can play basketball”的閱讀教學為例,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現有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隱形層級劃分,A層次學生各方面表現好,綜合能力突出;B層次學生各方面表現較高,綜合能力有待提升;C層次學生各方面表現不佳,綜合能力有很大上升空間。接下來,教師針對具體教學內容給不同層次學生布置針對性的閱讀學習任務。如:“I can play basketball”閱讀教學中,對C層次學生提出基礎性問題:“What words did you learn in this reading?”“Please tell us,can you play basketball?”對A、B層次學生提出提高性問題,如“Please talk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What can you do?”“What can't be done?”在這個過程中緊緊圍繞閱讀主題提出難度不同的問題,以此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助力英語核心素養的生成。
情節預設是指在文本閱讀之前,引領學生根據文章標題、圖片信息等思考文本中可能出現的對話內容或故事情節,讓學生在預設中鍛煉發散思維能力,在內容閱讀驗證中強化分析能力,在精讀證實預設中強化邏輯思維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
以譯林版5B“Seeing the doctor”的閱讀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引領學生閱讀題目,了解到題目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從題目與圖片內容入手,預設主人公在就醫中可能發生的事情,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預設的情節。在情節預設中我們發現,小學生的學習思維更為活躍,并且為了驗證自己的預設情節是否與文章內容相符,而主動參與到英語閱讀學習活動中,主動思考問題,積極分析探究,鍛煉了小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提升,助力英語核心素養的養成。
在傳統英語課堂中,教師因為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在閱讀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對文本中的知識點吸收情況、信息的提取與分析能力,而忽視了閱讀文本內涵的深度剖析,從而導致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品質缺失。而在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背景下,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在編制中更加主張思想情感與文化內涵的融入,這一點與核心素養的培養不謀而合。
如從“Is this your pencil?”文本閱讀中挖掘出拾金不昧、樂于助人的品質,從“Our animal friends”的閱讀中認識到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樹立和諧發展自然觀,讓小學生在文本內涵的挖掘中受到積極思想與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從而形成文化品質,助力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
雖然課本中的閱讀素材經過了千挑萬選,但是閱讀資源畢竟有限,想要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僅僅依靠課本有限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應注重課內與課外閱讀素材的結合,注重課堂閱讀學習基礎上的課外拓展延伸,以此滿足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促進小學生自主意識與自學能力的發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在有關天氣或季節內容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符合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與閱讀興趣的科普小書籍,或一些視頻資料與圖片,讓學生課后自主閱讀、聯想、講述,給學生提供更加寬闊的閱讀學習空間,樹立時時可閱讀、處處可學習的思想,促進英語學習能力的穩步提升,助力英語核心素養的生成。
結合上文可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以閱讀能力的培養助力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生成,從而實現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滿足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保障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