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店子鄉解板小學 談廷寶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運用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啟發式教學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學原則之一,尤其適合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實踐證明,教學中如果恰當地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就能夠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例如我在講授分數除法應用題時有這樣一道習題:某水果店運來一些水果,其中蘋果20箱,梨的箱數是蘋果的3/4,同時又是橘子的3/5。問:運來橘子多少箱?學生讀題后很困惑,似乎很難理解,于是我就這樣啟發:“你的媽媽既是你外婆的女兒,同時又是你的媽媽,這句話中指的是幾個人?”學生都恍然大悟,齊聲說“一個人,都是指媽媽”,這時我就抓住機會引入習題,蘋果的3/4和橘子的3/5都是指誰的箱數(學生答“梨的箱數”),難點突破了,學生們臉上露出了喜悅的微笑。這樣啟發誘導教學,致使課堂氣氛活躍,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他們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2.實行平等民主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文學家韓愈曾說過:“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是平等的主體,新課改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所以,在課堂上要允許學生對教師所講的知識或觀點提出不同的看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開發他們的潛能,這就更加要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思路,有獨到的見解,鼓勵他們在課堂教學中與教師或其他同學交流看法。盡管有些學生的看法不一定正確,但從中卻可以看出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個意想不到的思路。例如我在講評學生的課外作業時有這樣一道判斷題:甲數的1/3和乙數的1/4相等,那么甲數小于乙數。有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解法:甲×1/3=乙×1/4。可以假設甲×1/3=1,得出甲=3,乙×1/4=1,乙=4。由此可以得出甲數小于乙數。另一位學生提出疑問說“這道習題出得不嚴密,應該說明甲、乙兩數都不為0”,我聽到這兩位學生的解法和質疑后,心里由衷地感到高興,真正體會到只有“以學生為主體”的這種民主平等的教學方式,才能充分挖掘出學生的思維潛力,培養學生的積極創新能力。
3.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中要想方設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教學,促使他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學習,把學生的興趣吸引到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思維發展是一個由動作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再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過程。根據這一認知規律,我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引導他們在活動中思考,在思維中活動,使其從感覺表象過渡到抽象思維,領悟到學習方法。例如我在講授“三角形的認識”這一課時,首先提問:“擺一個平面圖形至少需要幾根小棍?”學生們有回答3根的,也有回答4根的。我再次強調“至少”是什么意思后,再讓學生自己動手擺。這樣就加強了學生對三角形這一概念的認識。針對學生區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困惑,我讓學生事先準備好幾張平行四邊形、長方形的紙片和一把剪刀,沿長方形的對角剪開得到一個什么樣的三角形,再沿平行四邊形的較近和較遠的兩個對角剪開又得到什么樣的三角形。學生們通過動手操作和仔細觀察后,終于自己得出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概念。
1.培養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這充分強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重要性。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口算能力和空間觀念,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當學生具備了這些能力后,就為學生的自學、獨立獲取知識創造了條件。培養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由淺入深、從簡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例如在教學解答一步或兩步應用題時,我首先要求學生讀題,理解題意,根據自己的理解找出題中給定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最后再列出關系式進行解答。只有這樣反復地訓練,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新課程倡導的“合作探究”方式,就能夠充分地體現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精神,們應該積極推廣運用。例如在應用題教學中,學生模仿例題的方法能夠準確地列出一些典型的算式,但是當各類應用題混合在一起的時候,卻感到無從下手了。針對這一問題,我就盡量做到面批作業,當面讓學生說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并能夠獨立地說出數量關系。同時把問題和困惑交給學習小組進行討論、比較,甚至鼓勵同學之間、小組之間互相爭論、競賽,對學生討論、競賽的結果及時給予評點、表揚。這樣既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精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競爭意識。
作為一名一線小學數學教師,我認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設法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首先要讓他們喜歡數學,讓數學真正成為學生愿學、樂學的學科,只有這樣,才能將其他的教學措施、教學方法落到實處,最終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