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第一中學 顧 蕓
數學學習不只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挖掘學生的數學能力,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真正學會如何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采用合理化的有效方式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十分重要。
數學學科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主要是能夠在學生幼年時期奠定堅實的數學基礎,掌握牢固的數學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尤為重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各項認知技能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年齡段中學生的數學能力會隨著學生自身興趣的發展而不同,假如學生無法產生學習興趣,厭惡學習,那他未來的發展中一定會面對眾多的困難,所以數學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幫助他們塑造良好的性格,讓他們通過好的教育教學得到全面的發展。
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給予學生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需要多聽取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提出的看法,切實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充分體現出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與發言時間,并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仔細觀察學生的實際表現,做好課堂反饋工作,完善教學形式。此外,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的幽默性、簡潔性也十分重要,需要讓學生更加清楚地明白教師的話術,并理解其中的知識點。所以教師也注重對自身語言、行為、肢體表達等,要用和藹的態度和耐心對待學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這種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使學生放松下來,更好地參與課堂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前以講故事的形式來進行課程知識點的導入教學,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放松緊張的心情,同時也能夠通過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識內容。教師還可以通過語言來引發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數學中的一些問題。如在計算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進行計算練習,并培養學生題后檢查的良好習慣,要以嚴謹的態度來進行驗算,確定自己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學生在這樣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會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教師也要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好的自由發揮空間,并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學好數學,掌握數學能力。
合理化的提問設置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設置合理化提問,以學生需求為切入點進行提問,例如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數數知識學習中,教師需要在準備階段設置好問題,為上課做好準備工作。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游樂園的幻燈片,學生看到里面包含了小朋友、樹林、小鳥、秋千等娛樂設施就會非常感興趣,由此也會變得激動起來。小學生都是愛玩的,這也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對游樂園有著極大的興趣,利用游樂園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是一種非常值得借鑒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學生較為專注的快樂氛圍中開始提問:“同學們,大家是不是非常喜歡去游樂園呀?我們一起數一數這些游樂園的圖片中都有哪些東西好不好?誰能告訴我游樂園里有多少只小鳥、多少棵樹、幾個滑梯呢?“當教師提問完問題后,很多同學都會興奮地數數、討論,有的就會搶著數:“1個,2個,3個……”學生們都在認認真真地數數,這樣整節課堂都會進行得十分順暢,所以設置合理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實踐活動對小學數學教學也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要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動手實操熟練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同時實踐操作活動也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給予學生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
例如,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教學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去測量黑板、門窗、教室的長和寬,再結合所學知識計算一下教室的墻壁粉刷。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所測量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找到計算的方法并解決問題。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強化數學知識,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找到其中的樂趣,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最有力的“加油站”,學生可以在興趣的驅使下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學習更多的知識。數學學習本身就存在一定探究性,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繼而也就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探究能力,從小培養,長大收益,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