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醫藥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學 劉 倩
學講方式是新課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種創新性的教育策略,強調的是讓學生擁有學習主動權,鼓勵學生學得進去又講得出來,而這一學習方式的關鍵詞是自主、合作與質疑。小學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綜合性特征,是小學生面對的一個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積極引入學講方式對學生進行學習力的培養是重要的突破口。教師要注意把握學情,讓學生擁有學習主動權,選取符合學生的教學指導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成長,把自學、合作、質疑這幾個關鍵點在教學實踐中進行落實。
自學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學習力,擁有這一能力不僅能夠讓學生在突破數學學習難題當中事半功倍,還可以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必須講求方式方法,注意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消除學生過度依賴教師的心理,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同時在實踐操作方面的能力也相對不足,所以需要教師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并在適當的情形之下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特征,教師可以立足學情設計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選用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教師可以把教室打造成一個超市,并對其中的物品進行一定的標價,模擬超市購物的情景,讓學生在生活情景當中認識人民幣,初步掌握人民幣的計算。學生在參與情景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極大程度上鍛煉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自學熱情。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綜合性強的問題,讓學生解決,用于檢驗學生自學能力發展水平。如:小紅去文具店,鋼筆15元5角,水彩筆8元6角,一塊橡皮1元4角,請問總共花費多少錢?可以怎樣付款?小紅帶去30元,能夠剩下多少元?
大膽質疑是學生良好的表現,也是真正踐行學講方式要把握的一個關鍵點。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能夠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考積極性進行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拓展,促進學生學習品質的完善。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腦海中會產生多種多樣的問題,但是很多時候迫于對教師權威的固有認識,害怕受教師批評和其他同學的嘲笑,導致學生不愿意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既影響到學生質疑能力的發展,又影響到他們語言表達技能的進步。為了讓學生的質疑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大膽質疑的機會與平臺,先從引導學生,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著手,接下來再循序漸進地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給學生自主發揮和創造的空間。例如,在教學三角形時,為了讓學生對新課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培養學生質疑意識,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三角形和其他圖形相比有哪些特殊性?你是否在生活當中看到過三角形?三角形具體應用在哪些領域?你們能夠總結出三角形的特性嗎?在這一系列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廣泛而又深入地進行思考,并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突破學習難點。在這之后,教師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在思考中遇到的難題,提高學生質疑意識,并給予學生鼓勵與贊賞,讓學生的質疑價值得到提升。
學講方式策略落實的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促進學生合作學習力的培養,而合作能力的發展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效率和質量,同時能夠培育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彼此互相學習與共同進步。要發展學生的合作學習力,首先就要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產生合作的需求,并在合作學習活動當中大膽嘗試,發展數學綜合素質。小學生的個人能力通常是有限的,尤其是在面對復雜綜合的數學問題時,單純依靠個人力量解決問題更是困難重重。在困難綜合問題的驅使之下,學生會產生與他人合作和共同探討的需求,也能夠逐步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而教師需要給學生創造科學高效合作學習的平臺,設計針對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問題,讓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意義。例如,在教學分數應用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綜合題,讓學生分組合作探討,如:兩個班級學生要參與植樹活動,已知一班種樹20棵,二班種樹25棵,則二班比一班多種樹幾分之幾?一班比二班少種樹幾分之幾?一班種樹數量是兩個班級總數的幾分之幾?你還能夠提出哪些問題?請提出問題并作答。
學講方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次創新嘗試與實踐探索,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小學數學教育現狀,提高學生學習力,增強數學教學實效性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教師要抓住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機,積極踐行學講方式,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質疑能力、合作能力等重要學習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打好數學學習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