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一附屬小學 張 燕
“核心問題”理念是近年來新出現在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環節中的教學理念之一。一般情況下,通過課堂中核心問題的設計能夠幫助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感悟到探究式教學的魅力所在,所以核心問題的設計已然成為了在實際教學開展過程中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與此同時,隨著我國新課標體系在小學教育中應用的推進,如何通過設計合理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形成系統的核心思維,轉變原有被動的學習方式就成為了現階段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們研究的重點。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由于其本質是一門比較考驗學生抽象思維的學科,所以,在開展這一課程的環節,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秉持著生活化、自主化等多方面原則。例如,就這一環節,一方面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問題設計的環節盡量將問題設計得貼合日常生活,從而在根本上實現小學數學教學開展的目標,同時幫助學生提升對于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則需要教師在設計核心問題的環節盡量幫助學生樹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地發揮在課堂開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實現預期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
結合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開展經驗,本文認為在實際的課程開展過程中,如果想要實現預期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針對性地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核心問題設計:
1.從生活出發設計貼近生活的核心問題。就小學數學知識來說,其中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大都來源于人們日常的生活。由此,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核心問題的設計環節,教師應從生活出發著眼于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突出核心問題設計的精髓所在,幫助學生在解決核心問題的同時逐步地了解、提升對日常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認知,實現后續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有關《圓》的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圓呢?它們又都具備怎樣的特點呢?”這一問題入手,引導學生針對課程中的內容進行思考,實現預期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同時激發學生們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中的積極性,為后續小學階段數學課程的開展夯實基礎。與此同時,在蘇教版五年級數學課程《找規律》的核心問題設計環節,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在四年級的課程中學生們已經針對有關統計學的知識進行了簡單的了解,在五年級階段這一理念也應在以往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深化,由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生活中有什么常見的規律呢?”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幫助學生著眼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規律,提升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實現預期的小學數學開展目標。
2.將核心問題的主干進行分解,幫助學生理解。對于小學數學知識而言,教材設計的重點大都集中于主干知識層面,對于支干內容的涉獵不是十分明顯。由此,在進行核心問題的設計環節,教師需要針對數學問題的邏輯性予以突出,從而通過縝密的問題設計幫助學生緊緊把握數學知識的特征,通過深化支干知識內容的方式為學生營造更加系統的主干學習效果,從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在實際的小學核心問題設計環節,教師還可以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知識進行分解,從而將大問題劃分為學生更加容易理解的幾個小問題,幫助學生實現對數學核心問題循序漸進的思考,同時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把控。
例如,就這一環節,教師首先可通過開門見山的方式將核心問題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比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有關《圓》的課程的開展環節,這一課程開展的重點是幫助學生了解什么是“圓”。由此,在實際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一課程的核心問題進行分解,讓學生分別通過對“如何繪制一個圓?”和“什么能夠決定圓的大小呢?”等支干問題進行思考,引入后續對“圓”的半徑、直徑等基礎知識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圓”知識體系的逐步構建,幫助學生了解到這一課程開展的核心問題“什么是圓”。其次,對于以往已經開展過的數學知識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展現出核心問題。比如,在進行蘇教版《分數乘除法》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可以發現,在四年級階段便已經針對分數的基礎知識進行了系統的學習,由此在進行這一課程的核心問題設計環節,教師就可以把以往的知識點作為切入點,幫助學生們了解其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在熟悉分數的概念基礎上開展后續對分數的運算。
3.讓學生參與到問題中,設計動手實踐的問題。對于小學生群體而言,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所以教師在設計核心目標的環節時可以通過將核心問題具象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將手邊的材料、模型更加靈活地應用在數學問題的理解過程中,使其能夠更加直觀地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更加系統的數學學習思維,把控住數學學習的本質,同時貼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心理特征。就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來說,隨著其教學改革的推進,教材的內涵也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其中最為顯著的變化就是教材的習題內容變得更加活絡起來。因此,在進行核心問題的設計環節也應著眼于這一教學改革的思想設置多樣化的核心問題模式,幫助學生培養數學精神,同時提升其創新和實踐的能力。例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六年級《圓柱和圓錐》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發掘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圓柱、圓錐物品帶到課堂中來,使其能夠通過對手邊物品的觀察實現預期的核心問題學習目標,滿足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需求。與此同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分別比較兩個圖形之間的面積和大小,繼而思考“同樣長、寬、高狀態下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否相等”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們實現空間數學知識的轉換,為后續有關理論、公式的推導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小學數學教育的革新,合理地設計核心問題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們的實際數學學習效果,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更好、更系統地參與到數學課程中來的同時實現預期開展數學教育的目標,實現優化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