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城東實驗小學 張曉琴
思維導圖也被稱作心智導圖,是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使其各級主題關系直觀、簡化地轉變?yōu)榭梢暬熬唧w化的思維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積極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快速認知閱讀內(nèi)容。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于形象化的內(nèi)容認知記憶能力更強。思維導圖將抽象化的語文知識以圖譜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本身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同時也便于小學生進行學習與記憶。因此,教師應該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活學活用思維導圖來開展自主學習。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思維導圖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整體優(yōu)化思維導圖的應用成效,教師應該充分遵循思維導圖的應用原則。第一,多元化的原則。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巧妙利用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思維導圖,積極營造多元豐富的思維空間,不斷活躍和調動學生的思維。比如在思維導圖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餅狀圖,也可以采用樹形圖,當然還可以采用不同的色彩、線段等來進行知識連貫。第二,個性化原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同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明顯的差異,不同學生的閱讀視野也存在顯著不同,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別是在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更要充分尊重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引導他們按照自身興趣以及喜好來繪制不同風格的思維導圖。第三,放射性原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要想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教師應該遵循放射性的原則,引導學生把握好關鍵詞匯,以此為基點來進行相應的輻射,力圖實現(xiàn)知識的全面性和系統(tǒng)化,將相對零散的知識點以核心詞匯為媒介來進行全面梳理。
思維導圖的應用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應該利用思維導圖來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同時引導小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導圖方式,活學活用,在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的同時,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要把握科學的應用途徑和方法,不斷提升思維導圖的整體應用成效,全面優(yōu)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閱讀能力。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步繪圖理清文章脈絡。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全面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閱讀是一種自主化的體驗活動,不同語文素養(yǎng)的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可能會獲得差異化的情感體驗以及認知。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步繪圖理清文章脈絡。
(1)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學生才是閱讀主體。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與認知來初步繪制思維導圖,以此來更加全面、更加精準地把握閱讀內(nèi)容中的知識點。語文課文的閱讀學習不外乎字音、字形、字義、文學常識、寫作背景、寫作手法等方面。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過程中,要以這些框架為主要依據(jù)來繪制完善的思維導圖,這樣既能夠避免關鍵知識的遺漏,也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語文課文的整體認知。當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初步繪制方法后,教師要引導他們以課文中的關鍵詞為中心來進行繪制,將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認知感悟等都體現(xiàn)在思維導圖中。
(2)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鑒于學生對于思維導圖的利用并不熟練,教師可以巧妙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將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全面體現(xiàn)在多媒體上,繼而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導圖繪制方法。比如在《珍珠鳥》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帶領學生共同繪制思維導圖,在充分理清這篇課文的脈絡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以及理解水平。教師可以先用圓圈將“珍珠鳥”三個字圈起來,然后采用直線輻射的方式來涵蓋關鍵知識點。比如在左上角列出難讀字的字音:巢、雛、瞅、籠、蓬、框、膩等,難寫字字形:蔥蘢、繁茂、雛兒、蓬松、流瀉、細膩等等,再在右上角列出文章中描寫珍珠鳥的語句以及核心句式。當然,教師可以適當進行留白,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感悟以及認知來補充思維導圖。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整體活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氛圍,也能夠引導學生真正掌握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多媒體教學技術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不同的內(nèi)容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來進行有效區(qū)分,這本身能夠整體優(yōu)化學生的形象思維。
2.注重課堂應用教學,隨時補充新的內(nèi)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整體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不斷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導學生全面把握語文課文中的關鍵內(nèi)容,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應該注重在閱讀教學中積極采用思維導圖,更要注重課堂教學中閃光點的及時捕捉和更新。
(1)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為強化學生思維導圖的應用意識,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應該積極采用思維導圖,以不斷優(yōu)化學生這方面的意識和認知,引導學生積極在實踐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文賞析以及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在黑板上繪制簡單化的思維導圖,若思維導圖的結構相對比較復雜,教師可以提前利用軟件來進行制作并展示在多媒體設備上,這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直觀全面地認知該課程的學習重點以及核心內(nèi)容,不至于造成關鍵部分的缺失和遺漏。比如在《落花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提前繪制思維導圖來開展課堂教學應用,將這篇文章中直接性的知識點,如詞匯、核心段落以及引申性的知識點,如做人道理、人生感悟等全面體現(xiàn)在思維導圖中,以便幫助學生完成全面的認知。
(2)注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為了整體優(yōu)化學生思維導圖的應用意識,教師應該注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不斷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比如在《落花生》閱讀教學實踐中,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思維導圖來進行全面化的學習與認知,經(jīng)過閱讀以及相互探討,學生可能會獲得其他方面的感悟以及認知。比如有的學生可能會聯(lián)想到其他植物,同落花生一樣,雖然長得不好看,但卻很實用。教師要注重學生課堂閱讀智慧的閃光點,及時捕捉這種閃光點,引導學生隨時在思維導圖中進行補充。
3.注重課后總結,構建知識網(wǎng)絡圖譜。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為了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導圖來繪制知識圖譜,同時注重課后的總結與延伸,不斷完善自身的閱讀知識結構。一方面,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對本堂課的內(nèi)容進行重新回顧與梳理,精準把握自身課文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閱讀水平。當然,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向思維導圖中不斷補充新的內(nèi)容,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以在單元課程學習結束后,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自我總結與知識梳理。學生可能對單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有著較為清晰的認知,但對于單元課程的理解與認知則明顯不高。為優(yōu)化學生對單元知識的認知程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思維導圖來總結單元內(nèi)容。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核心內(nèi)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為了整體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全面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掌握以及應用能力,教師應該積極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應用思維導圖來學習知識和鞏固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