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實驗小學 劉 暉
在美育理念廣泛普及的今天,美術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小學更是學生美術素養啟蒙的關鍵階段。但是小學生的抽象思維、想象思維與空間思維能力比較差,藝術鑒賞力比較低,如果直接采取講授式或灌輸式教學模式,會影響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與效果。而兒童繪本具有豐富的插畫、插圖,包含有色彩、圖形等教學素材,可以成為輔助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重要素材,創新其在美術課教學中的融入研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課前導入新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美術課堂教學環節,是奠定整堂課教學基調的關鍵。如果使學生提前對導入的美術新知產生強烈的探索欲與求知欲,就會有效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這是構建高效美術課堂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反之,如果課前導入的美術新知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這些知識的興趣,不利于高效、趣味美術課堂構建。而兒童繪本本身是一種以故事為基礎的趣味讀物,具有豐富的圖片和插圖等資源,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從而可以彌補傳統只采取多媒體教學方式的不足,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熱情,從而更有利于構建高效美術課堂。基于此,在平時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小學生的興趣點,結合美術課教學內容與目標,科學地選擇一些適宜的兒童繪本,以此實現高效導入待學美術知識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色彩”部分美術知識期間,為了使學生深刻理解與感受色彩與情感之間的緊密聯系,教師在導入相關教學知識期間可以靈活地運用《小藍和小黃》這本抽象派繪本讀物。在這一兒童繪本當中,作者里歐·李奧尼突破了常規具象化表現方式的束縛,大膽地采用抽象派的顏色塊來表示兩個小孩——小黃和小藍,并且描述了一個“愛”和“融合”之間的故事。雖然這本繪本當中僅僅包含了不同顏色的色塊,并且沒有直接介紹或表達色彩方面的相關理論知識,但是卻可以使小學生快速理解與掌握相應的故事內容,也真正地感受和體會到了這些畫面中不同色彩的高興、喜悅、哀傷和憤怒等不同的情感。在指導學生閱讀完這本讀物之后,教師可以導入待學習的色彩理論知識,使他們明白如何采用色彩對心情進行表達。相較于以往色彩理論知識直接講授的傳統授課方法,借助這種趣味繪本讀物來導入待學習的知識,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此外,兒童繪本本身具有多樣化的形式與藝術風格,可以滿足手工課、欣賞課等不同課程類型的知識導入,如利用立體化形式的兒童繪本可以導入待學習的手工課內容,利用關于名畫或藝術家介紹或描述的繪本可以導入待學習的欣賞課內容等等,這樣都有利于借助兒童繪本實現高效導入待學新知的教學目標。
雖然小學美術課程是美術課程學習的入門階段,但是其中依舊包含著許多美術創作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法,這些都是美術課教學的重點。例如畫手段與方法等相關美術技法的教學,教師如果采取講授式教學手段,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容易影響他們實際的學習效果。兒童繪本的靈活運用則可以打破講授課教學模式的束縛,指導學生在閱讀兒童繪本內容的過程中邊欣賞、邊學習、邊創作,最終拓展他們的創作視野,豐富他們的創作藝術語言與經驗,使他們可以有計劃地學習和掌握不同美術創作手法的應用要點以及注意事項,提高美術技法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在平時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色彩、構圖、造型等方面的美術技法知識,靈活地選擇一些恰當的兒童繪本來輔助學生理解、學習和運用這些美術技法,提高他們實際學習的效果。
例如,色調可以表現人的心情與情感,也可以展現出環境氛圍的趣味性等特性,構圖具有多少與疏密之分,并且不同的構圖形式可以展現出不同的藝術特色。由于這些美術技法知識本身比較抽象,增加了學生學習難度。為了幫助學生順利地理解與掌握這方面的美術技法,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兒童繪本輔助他們學習相關知識。比如,《十四只老鼠賞月》這本兒童繪本當中利用了豐富的色彩變化對月亮升起過程中的光線變化進行表現,這樣顯得非常純凈且富有想象空間,以此可以使學生學會利用色彩表達明亮特性的美術創作技法。《爺爺有沒有穿西裝》這本兒童繪本采取了油畫創作方式來對故事進行敘述,其運用的痕跡刮擦以及濃烈色彩可以展現出內心壓抑的情感,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學會利用顏色來對人類的內在思想情感進行表達。《瘋狂的星期二》這本兒童繪本則主要描述了一群飛翔在天空中的青蛙,包含著許多具有沖擊力的震撼畫面,并且采用了戲劇性比較強的構圖形式,使學生真實地通過閱讀這些繪本故事體會透視、空間等美術技法之美。《小飛象》和《莎莎的月光》這兩本兒童繪本作品中有豐富的色彩、構圖等方面的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這些美術技法知識的效果,同時也借助內容豐富的繪本故事促進了學生想象力和文學素養的發展。
在開展美術課程教學時,教師不僅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美術應用能力,同樣要注意促進他們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發展。其中造型能力是新課標下小學美術關鍵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目標,會對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為了促進學生造型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非常喜歡閱讀兒童繪本這一特性,指導他們在閱讀兒童繪本的時候積極地融入自己的想象力與創作力,大膽地進行二次創作。小學生本身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但是用繪筆創作的經驗與能力不足,所以教師平時要注意多為學生留一些時間進行自主創作,使其在實際的創作中積累創作素材,提高自身的美術造型能力。
例如,為了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以及造型能力等關鍵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靈活地選擇一些可愛、活潑、有趣的兒童繪本,充分借鑒和學習其中包含的美術創作技法等知識,并利用這些知識與技法進行大膽地模仿創作,力求可以持續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提升他們的造型能力。比如,《河流的一生》這本兒童繪本主要表現的是河流從發源地流入大海的過程中,沿途人物的生活,擁有豐富的生活化畫面,這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這本繪本的過程中自主截取自己感興趣的畫面,并將自己當成河流的觀察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以繪畫創作的方式將故事后續內容補充完整,最終可以借助這種創作實踐活動的開展提升學生的造型能力。又如,在指導學生欣賞《狼外婆》這本兒童繪本期間,教師可指導學生賞析其故事內容,還要學習模仿不同形象與事物的顏色、造型設計方式方法,這種趣味性欣賞與創作活動開展可以豐富學生的創作經驗,提升他們的造型能力,有利于提升他們的美術綜合素養。
總之,兒童繪本是輔助小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一大法寶,在構建高效美術課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兒童繪本期間,可以將其融入導入待學新知、傳授美術技法和提升造型能力幾個方面,力求借助對兒童繪本的有效運用來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構建高效美術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