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第二中學 汪云霞
“教學”不是單一的授知、講解,而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雙邊活動,其中語言是不可或缺的“載體”,在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識到這一點,就要加強對教學語言的重視,在傳統基礎上創新引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其在語言的帶動下主動參與課堂,積極思考,以此感受到認知趣味,并從中獲得愉悅體驗,最終落實能力的培養。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注重教學方式、模式,但很少關注語言,因此在課堂教學時過于隨意,無法突出要點,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也會云里霧里,以此忽略重點,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對此就要注重語言簡約美,促進學生對重點的掌握。
所謂“簡約美”,著重表現在課堂語言的簡潔精練、知識體系與結構的完整以及數學表達的簡明扼要上。因此,在教學中就要圍繞這些方面,盡可能讓自身表達更完善、準確,扣住要點。比如在教學加法和乘法兩個計數原理時,為了促進學生理解,就可這樣概括:完成一個任務的方法不止一個且各有不同,但如果要選定某種方法時其他方法均不可用,這時就要采用分類計數原理。這樣一來,學生就在簡潔的歸納中意識到不同計數原理的運用,以此加深認知。此外,在課堂語言盡可能簡約的同時,教師要適當提升語言深度,以此彰顯數學學科嚴謹性與科學性的特點。在引導時,要鼓勵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數學問題,不要過于單一,嘗試發散思考。以一反例說明,如果用“直線與曲線只有一個交點”來表達直線與曲線相切的概念,就會掩蓋“切線是割線的極限位置”這一概念,使得學生在解題時走進誤區,難以準確思考,因此要避免這種情況。
在關注課堂語言簡約美時,不僅要立足學生主體,精心設計,更要縱觀整體,借此激發學生,讓其在語言的帶動下不斷深入,以此提升教學效率。在這一過程中,要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借助簡約語言激勵,讓其加深對要點的理解。
進入高中以后,學生明顯發覺數學學習難度增加,相比于初中內容更加抽象,在理解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要注重語言,在傳統冰冷、僵硬的基礎上適當增添活力,以此吸引學生,讓其在數學課堂上獲得獨特體驗,以此領會到學科魅力。
如何才能使課堂語言生動呢?這就需要結合學生興趣精心設計,讓其在通俗易懂的講解中感受到“格調美”,以此激發對數學探究的興趣。具體設計時,首先要認真思考:如何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現教學的內容?對此,可聯系語文,適當運用修辭,以此將表達生動化,更好地吸引學生,以此促進認知。例如在講解“向量”內容時就可這樣表達:中的P 和t 形影相隨,t 的足跡遍布整個數軸時,P 也跟著走完了AB 這一整條直線。這樣一來,學生在傾聽過程中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向量表達中參數t 和直線上的動點P 的一一對應關系,以此突出關鍵;在描述兩個事件互斥與獨立的關系時,可用上“不共戴天”“井水不犯河水”等詞,以此將相互間的關系表達得生動、到位,更能吸引學生;在表達曲線與方程滿足的關系時,可運用“清一色的品質”“大團圓的結局”等詞吸引學生,讓其在聽課過程中充分了解內容本質。長此以往,不僅能吸引學生,讓其主動參與到教學中,還能活化數學課堂,讓其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提高認知能力。在這一過程中,要靈活引導,選擇合適的機會插入,以此促進理解,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傳統教學中,受到應試制度的影響,大多數教師都習慣機械講解,將知識機械傳輸給學生。這種做法雖有一定效果,但從長遠角度看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容易讓其在單一學習中喪失對數學的興趣,得不償失,因此要避免。
針對以上問題,在設計教學語言時就要注重思辨性,嘗試將要點概括、濃縮,將其包含在語言中傳遞給學生,讓其從中受到啟發,主動思考,自主歸納。如在教學“概率”內容時,就可這樣引導:“三十而立”是孔子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假設人生這重要的前三十年是伯努利試驗的一個階段,一個人成為偉人幾乎不大可能,但是人群擴大至億萬時,在這個人群里產生偉人的概率將大大增加。由此便可說明大量重復實驗中小概率事件的發生幾乎是百分百的。偉人的產生也正驗證了這一道理,他們在其人生的每一個拐點上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會,運用小概率事件成就了自己。說完以后,學生意猶未盡,陷入深思,這時不急于往下講解,給學生些許時間消化,讓其結合“概率”聯系人生際遇展開思考,在數學問題解決中加深感悟,以此提高思考力。借助這樣的引導,就讓原本單一的講解變得豐富,給課堂講解增添了內涵與活力。在這一過程中,要深刻關注學生表現,針對其理解情況及時改善,以此推動教學順利開展。
通過這樣的引導,就能讓學生在理解數學概念的同時感受到隱含的人文精神,以此加深對要點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對于穿插的內容要合理選擇,謹慎使用,確保能促進學生理解,并讓其加深感悟,以此獲得能力提升,讓教學達到預期目標。
總之,課堂語言的優化是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能打破傳統,激發學生,讓其在語言的帶領下深入課堂,展開探究,還能充分發揮自身主體性,在不斷深入過程中培養觀察、思考能力,促使課堂達到預期效果,最終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