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中學附屬學校 毛曉琴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教學不能只依賴于機械的記憶與模仿,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方式。從中可見動手操作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具體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經驗以及具體教學內容出發,引導學生操作探究學習,進而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動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感知知識的有效生成。
動手操作可以稱為激活學生數學思維最有效的“催化劑”之一,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發利用操作這一學習資源,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學習,將煩瑣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化,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趣味化,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分析,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無理數”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學習無理數的知識內容時,選擇和學生一起探究思考,并引導學生開展動手操作活動。首先教師讓每位學生準備兩張邊長為1 厘米的正方形紙張,要求學生們將這兩個正方形通過剪拼,拼湊成一個大的正方形,并求出其邊長的大小。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了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意識到剪拼的過程中兩個小正方形紙張是沒有浪費的,也就是說這兩個小正方形的面積與大正方形面積的大小是相等的。于是,學生想到利用面積相等這一條件以及正方形的四條邊長度都相等的知識去求出大正方形的邊長。很快,學生們便根據自己的操作思考列出相應的算式:邊長×邊長=2,隨后在解題的過程中了解到無理數的知識內容,并對這部分內容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中,教師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形象簡單的事物,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體驗,讓學生在動手中萌發學習的動力,在動手中體驗知識規律的建構,在動手中逐漸提升對問題的認識,從中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了學生們更有效的思考。
動手操作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拓展的過程,它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操作學習”這一點。教師可以適時組織學生開展動手操作活動,從而搭建自主探究學習的平臺,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有效參與。
例如:在教學“一次函數的圖像”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們研究這一函數圖像與相關系數之間的關系時,并沒有直接向學生灌輸、講解,而是選擇將問題交給學生自己,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思考其中的奧秘。這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始畫出函數y=2x、y=2x+1、y=2x-2的圖像。很快,學生們便都完成了這一操作,并從中意識到一次函數表達式y=kx+b 中的“b”反映在圖像上就是與y 軸交點的縱坐標。為了更好地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們又試著畫出幾個相應的函數圖像分析思考,之后學生開始分析一次函數表達式中“k”對函數圖像的影響。學生們也在操作的過程中,對一次函數圖像的知識有了很好的認識和理解。
在以上數學案例中,教師大膽創新,巧妙引導學生開展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探究分析,這種教學模式很好地打開了學生的數學思維,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問題的迎刃而解不僅讓學生經歷了問題的解決策略,也讓學生感受到動手操作的實踐價值和效果,達成“授之以漁、啟之以漁”的效果。
有效的數學教學不能單純地依賴于機械的記憶與死板的模仿,更不能依托于習題的強化訓練與應試訓練,還需要啟發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與理解,在問題與思維之間架起學生探究的橋梁。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自己去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動手實踐學習是學生非常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有效組織學生開展操作探究活動,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時,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平行四邊形紙片,并讓學生根據這些紙片自己去探究一下平行四邊形都有哪些性質特點,隨后學生利用這些圖形展開了探究分析。這時,有學生將兩個對角重疊在一起,發現這兩個角能夠完全重合在一起,于是學生就大膽地給出結論:平行四邊形的對角是相等的。但很快便有學生反駁,認為這樣的結果是不嚴謹的,需要我們運用嚴謹的數學理論來驗證。隨后,學生們進入深一步的探究中,有學生想到連接一條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這樣就分成了兩個三角形,最后證明出這兩個三角形是全等的,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識內容,得出對應的角、邊相等,并從中找到了很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學生們也在得出這些操作結論后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對于這部分知識內容也有了很深刻的記憶,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進行接下來的學習。
在以上數學案例中,教師選擇課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習,真實體驗知識的有效生成過程,感受探索數學奧秘的快樂,很好地推動了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實現了高效學習、快樂學習。
總之,數學知識枯燥難懂,教師機械的填灌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更很難讓學生理解掌握。而動手操作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作用,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體驗知識,并對數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課堂學習中,教師要善于組織學生開展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真實體驗,更好地促進學生有效參與、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