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 顧 赟
口語交際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經過長期培養而形成的,豐富的語言積累有助于人的交際順利進行。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因此,口語交際的有關教學內容也在語文課本占一定比例。口語交際需要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口語表達能力教學,實現知識的掌握,并在實踐中經常運用,從而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應對能力和合作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更為重要。但是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顯然這一方面的教學任務一直被教師所忽視,甚至有的教師基本沒有進行這方面的教學。小學高段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值得我們反思,教師要針對所存在的缺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重視教學,真正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口語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說,說的過程就是練的過程。但是,到了高年級,學生有了害羞的心理,他們在課堂上不愿意發言,與教師、家長的交流也變得少了起來,所以他們練習的機會少了,這種現象是口語能力提高的大忌。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簡要條件,也是關鍵。人的思維模式與說話模式到了成年才能形成,而小學高段學生的這些模式還沒有形成。所以,良好的模式形成的關鍵就是在這一階段,我們應該抓住這一特殊時間,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教學時,教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課堂環境,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融洽的,教師對學生的發言充滿了欣賞,尊重學生的每一次發言,他們的發言是珍貴的,存在著很多的重要信息需要教師去分析,去針對問題對他們實施相應的指導。在課堂討論交流時,教師在啟發的同時要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樂于提問、表達,而教師又樂于傾聽與表揚,從而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實現知識暢通傳遞。教師從學生的回答問題中理解學生的獨特思維方式與掌握知識的水平,再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比如,在教學《將相和》一課時,教師笑著問學生喜歡廉頗,還是喜歡藺相如。學生有不同的思維,他們的回答肯定是多樣的,理由也是多樣的。接下來,學生的發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說明喜歡不同人物的原因,教師對學生的這些發言持肯定的態度予以評價,在鼓勵與表揚中讓他們敢于說出自己的思想,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學生的口語表達提高了,表達方式完善了。當然,還有一些學生總不積極參與發言,我們可以用試問的口氣或者商量的口氣鼓勵這些學生發言,讓他們試一試、想一想,只要發言教師都對他們加以贊揚,這給了他們學習的動力。再比如,在學習《窮人》一課時,教師可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他們感受到課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利用課文描述場景的部分用特殊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課文的情感之中,教師再與學生配合,進行對話,一對一模擬對話,充分展示課文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對課文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體會。
口語交際是一項綜合性的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比如聆聽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處理信息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等。其實,課堂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有教師,有學生,有性格不同、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他們在一起學習,一起交流,也是一個形成口語交際環境的小社會,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就是合作的過程。基于這樣的特點,教師要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把口語交際教學融入到教材之中,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拘泥于用朗誦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而是另辟蹊徑,有創造性地開發更好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谡Z表達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交流就有合作,通過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意義非凡。
比如,在學習《最后一個地球》一課時,學生對地球的資源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創設一個關于地球資源問題的辯論賽,在辯論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同時又體現出了與同伴的配合等合作能力,團結合作的精神得到有力展示,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思辨能力大大增強。
教師還可以運用比賽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合作意識。比如,在學習《少年閏土》一課時,我們感覺到閏土的形象非常親切,有時候會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小伙伴的影子。我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想象力與課文的情境元素,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讓思維延伸到自己生活中去,找到自己心中的小伙伴,說一說自己遇到的小伙伴是什么樣的,說出相同點與不同點,他對自己生活有什么樣的影響。學生馬上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很快找到生活中的小伙伴原形,并形成想象,對這一形象進行加工,相互之間說一說,還可以進行補充,充分體現了他們的合作特點。之后,教師挑選表達好、想象好的學生進行表演。在這樣的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來表現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的潛力被廣泛挖掘出來,教師對學生的口語表達有了充分的理解,在教學中就會更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學習口語的最終目的就是運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就是讓學生能在生活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口語水平,為自己的生活而服務。因此,在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時,教師就要本著為生活服務的原則展開教學。口語交際既是一種能力的實踐,又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語文是小課堂,也是社會的大課堂,在這里學生能學習到真正的本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忽略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教學。只有將口語教學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教學的真正價值,才能把口語交際充分運用到生活中,發揮它的作用,為自己的成長與生活而服務。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教學資源,開展口語交流活動,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訓練,把口語交流訓練延伸到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勇敢地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展示自己的口才。
總之,語文是各學科的基礎,是社會活動的工具,口語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的方式,我們應該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