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第一實驗小學 姜澤鈺
樹葉粘貼畫是美術教學活動中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它是結合自然界中的實物形象,以不同形狀、顏色的樹葉為主要材料,發揮想象力、創新思維,進行手工粘貼和創造,組成一定的圖片和畫面的美術形式。與以往傳統美術教學方式不同的是,樹葉貼畫的材料從生活中即可獲得,作品創造的過程就是感受生活、感受美的過程。利用樹葉粘貼畫這種美術教學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為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有效途徑。
1.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小學美術中樹葉貼畫課程教學能夠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快速提高。鑒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審美能力還較低,面對這一現狀,通過樹葉貼畫美術教學,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對制作材料加以選擇,再對其進行創造,完成創作后,學生可對作品進行欣賞比較,發現優秀作品中的美感,對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如此多次反復,學生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2.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樹葉貼畫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學習在準備原材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自然中不同形狀、顏色的樹葉以及生活中的石頭、貝殼、瓜子殼、包裝紙、毛線等材料,在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聯系和想象,發揮想象力,進行大膽的創造。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任選一個物品讓學生進行思維的發散,可以通過一塊樹皮,根據其紋理顏色,將其合理想象成一條鱷魚。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會得到有效的培養及提升。
3.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樹葉貼畫的制作過程是一個手腦并用的過程。其中作品的構思立意、材料的選擇、作品的預期效果都必須要通過動手操作實踐才能體現出來。在手腦共用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在具體制作中,學生需要思考材料的搭配以及工具的使用,整個過程都需要學生主動去思考、去操作,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動手實踐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1.以興趣為導向,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古語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在其中的學習境界才是最佳的。而樹葉貼畫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學在其中。通常情況下,在樹葉貼畫教學的過程中,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的制作材料能夠極大引發學生的興趣,但只有在具體制作過程中依舊能夠持續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熱情,才能夠創造出優秀的作品來。基于此,教師在指導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了解小學生整體發展水平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符合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的樹葉粘貼畫教學目標,并充分激發學生對樹葉粘貼畫的興趣。在選擇作畫對象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實際生活出發,從自然界中常見的動植物出發,讓學生能夠以其為材料,并根據材料的特點,合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學內容和自己的認知規律不相符,學生就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喪失學習興趣,并感到力不從心。由于一、二年級小學生的認知尚不全面,教師在指導作畫時,應指導學生只要抓住主要特征即可,不用將細節面面俱到地呈現出來。例如,筆者在指導學生以貓頭鷹為參照物進行樹葉貼畫的制作時,有些學生想將貓頭鷹每一個細節都表現出來,卻發現不了最突出的特點,我就引導學生先做出貓頭鷹的大體輪廓,然后再用兩三種樹葉做出貓頭鷹最顯著的特征。操作簡單,作品成型,學生的興趣才能夠得到提高,創造出優秀的作品來,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合理選擇多種教學形式。在樹葉貼畫的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運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積極地進行創造,充分發揮其創新創造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具體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其一,直觀教學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PPT課件、視頻、微課等形式,展示樹葉粘貼畫的制作流程,并將教學重難點加以強調和詳細講解。首先使學生了解制作方法,在觀察制作的過程,思考自己的作畫主題,能夠自主選擇與主題相符的材料,然后讓學生按照視頻展示進行模仿,不斷強化學生的認知,鍛煉其創新能力,進行有效的創造。其二,分組合作。在進行樹葉貼畫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創造。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及創作內容等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團隊中互相協作,自由充分地發揮每個人優點和特長,這樣可以培養他們主動思考、合作協調的能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創造。其三,轉換視角,打破思維限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根據創造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引導學生將“拼、看、想”三者結合,打破思維的限制。如,拿出一組樹葉,讓學生隨意拼貼,看看能拼成什么。學生如果想要拼一只孔雀,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看樹葉,聯想哪些樹葉可以進行拼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3.科學評價,鼓勵創新。《美術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采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既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也要使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可見,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教學質量的呈現有很大影響。在樹葉粘貼畫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科學合理地運用評價機制,不斷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和創新能力,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肯定。在創作完成后,教師要針對不同作品的特點給出有針對性的點評,對于優秀的作品要充分給予鼓勵并展示;對于不夠完美的作品,教師要能夠從中發現亮點并給予鼓勵和指導,激發學生創造熱情和創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評價雖然以表揚鼓勵為主,但是也要注意評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綜上所述,樹葉貼畫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方式,將生活中常見的自然材料通過粘貼變成新穎而有趣的形象。在這一創作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得到激發,創造能力能夠得到體現。因此,在樹葉貼畫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