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第二初級中學 高燮瑋
初中數學新課標要求學生整體性理解數學課程性質、理念和目標,全方位認識概念、模型、定理、思想方法和應用,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奮斗于七尺講臺上的園丁們銳意進取,群策群力,大膽嘗試分層教學法,有的放矢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這與孔子倡導的“因材施教”原則有異曲同工之妙。筆者借此契機,就如何通過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法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淺談一些體會,期盼大家不吝賜教。
無論是傳統教學形式還是踐行新課改模式,教師精心備課都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條件,而科學分層性預設學生的學習目標是備課的首要環節,充分體現了分層備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系統性,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輕松完成學習任務。譬如,我在平時以數學大綱為依據,根據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新教材的知識結構,比較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對“學困生”采用“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辦法,把每一堂課變成有梯度的幾個小目標,使他們基本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針對“優等生”,我采取“保‘底’不封‘頂’”的方法,鼓勵、引導他們打開創新思維的翅膀進行“超標準”的學習,從而確保這些學生向更高目標邁進。可見,只有分層預設學生的學習目標,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望,實現“學困生”夠吃、“中等生”能吃和“優等生”吃飽、吃好的目標。我在主備《一元二次方程》一課時,就預設了如下分層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與整式方程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2)認識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理解一元二次方程轉化成一般形式的方法;(3)掌握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答實際性問題的方法;(4)反思、總結應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題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其中,前面兩個目標構成基層目標,比較適合“學困生”完成;前面三個目標屬于中層目標,適合“中等生”完成;以上四項目標匯合成高層目標,適合“優等生”探究完成。由于教學目標細化到三個層次,所以有利于各個層次的學生學有所獲,感有所思。
在初中數學分層教學中,合理分組是提高分層教學的可靠保證,我們應堅持“自愿性、多維性和動態性”原則,緊密結合學生的智能、興趣、心理、智能、基礎等情況予以分類歸檔,一般可以把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個層次,但不能直接把好、中、差學生的名單公布于眾,以免打擊部分“差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分組措施如下:
1.綜合考慮學生的考試成績確定相應的等級,既要把學生平時的測驗成績作為定級的依據,又要綜合衡量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品德表現。
2.學生分層后雖然具有穩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務必掌握一個靈活度,激勵各個層次的學生向更高等級靠攏。譬如,我把學生的成績登記冊改變為學生數學小組積分簿,原則上每組由6個成員組成,好、中、差比例對等,橫向從左至右分別是A(好)、B(中)、C(差),從上而下同是A的在同一列,教室里上下左右學生的情況簡潔明了;同時,各學習小組推薦一個綜合素質比較高的學生為組長,全面管理組內的合作學習。一個月以后,進行層次間的升降調整,從而激勵學生饒有興趣地參與合作學習,逐步增加A層次的人數,縮小B、C層次的學生。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雖然是武術界總結出來的經驗,但說明了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紙上談兵,只有根據教學實際需要,才能全方位提高學生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素質。一般而言,課堂上學生做的練習題不能千篇一律,務必堅持由簡到繁的原則,針對C層次的學生適宜布置通俗易懂的習題,對B層次的學生可設置較難的習題,對A層次的學生適宜布置綜合性的高難度練習題,從而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練有所獲,思有所感。譬如,在學生基本掌握了“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含義和要領后,我就在課堂上布置了如下三類習題,供各個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
第一類:請你證明等邊三角形的三條中位線形成怎樣的幾何圖形?
第二類:等邊三角形的三條中位線和邊可以形成幾個菱形?并采用幾何原理證明一下。
第三類:請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證明平行四邊形四邊中點的連線可以產生這樣的圖形?
A、B、C三個層次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能力完成相應的問題,最后,我通過統計、分析對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完成結果予以鼓勵性點評,從而讓學生享受到了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
教師在課堂提出一個問題輕而易舉,但提出一個啟迪性和層次性的問題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深思熟慮才能成功。但是,有些教師提問時隨意性比較強,只要有學生踴躍舉手回答就萬事大吉,殊不知,長此以往,會導致B、C層次的學生處于旁聽角色,學習興趣幾乎蕩然無存。因此,教師應堅持“因材施‘問’”原則,采取分層問答的措施,而問題回答對象具有指向性是其顯著特征,促使B、C層次的學生也有展示自我的契機。一般來說,分層教學中的提問主要包括示范性問答、模仿性問答、激勵性問答和檢驗性問答。其中,模仿性問答的提問對象主要是B、C層次的學生,其目的既可以讓這些學生能夠復述教師點撥的精粹,也可以讓A層次的學生回答難度較大的問題,從而強化B、C層次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了A層次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課程改革掀巨浪,分層教學路寬廣,星空璀璨明月掛,合作探究斗志昂。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是新形勢下一朵鮮艷奪目的奇葩,但愿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牢固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新理念,讓學生駕馭一葉扁舟在數學知識的汪洋大海里頂風破浪地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