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 周道鑫
小學數學科目的人才培養目標,一方面在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科興趣,另一方面則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融會貫通,能夠將知識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實現對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有效促進人才綜合素質的提升。
問題解決策略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傳統小學數學課堂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而問題解決策略充分貫徹落實現代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過程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在頭腦中形成問題,同時準確提出問題,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堂教學,通過不斷解決相應的問題實現知識傳輸的目的。同時,問題解決策略課堂模式的應用更加關注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更加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讓學生清晰明了知識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合作學習是一種現代教育體系下的教學策略,給學生科學分組,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充分發揮問題解決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我們以教材中的實際案例來解釋說明,構建一個情景:班級共有38名同學,這些學生要結伴出游,租大巴車的費用是每輛180元,可以乘坐15人,而租面包車的費用是120元,每輛車可以乘坐8人,那么,如何租車才是最合理的方案呢?通過這樣一個案例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最后教師總結并公布正確答案,這樣帶著問題,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果。
問題解決策略模式的應用還依賴于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提問,并且適時對學生進行肯定與表揚,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同時,對于學生的回答要科學評價,小學學習階段,對于學生的錯誤或者答非所問,要耐心對待,這是任何學生都會犯的錯誤,因此,教師要合理引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不在于對錯,而在于培養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問題意識,只有提出問題,才能有相應的解決策略,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大家一起討論,共同發現問題解決策略。
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生活化教學可以讓知識落地,將知識真正應用于實踐,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就在身邊,通過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感受知識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習慣,為學生成長奠定基礎。“重量”是小學數學必須要學的一個概念,教師可以拿一袋500g的食鹽,一袋1000g的洗衣粉,再準備一枚硬幣,讓學生觀察,食鹽和洗衣粉上已經標注了重量,而硬幣雖然沒有標注,但依然有重量,因此,學生就會對重量單位有大致的認識,也知道了“孰輕孰重”,實現了重量概念的意義。
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指導實踐,教師要著眼于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受知識學習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全面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學習“周長”的概念時,教師除了課堂講解外,還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課下量一量黑板的長度、家里電視的長度、書本和桌椅的長度等等,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什么是周長,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通過與實際生活相連接,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知識,從而更加深刻地記憶知識,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總之,就小學整個教育階段而言,數學是其中難度較大的一個學科,也是知識較為抽象的學科,學好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能夠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對數學科目有足夠的重視,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問題解決策略就是一種先進的方式方法,通過這種問題解決策略的運用,一方面可以將教材中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