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實驗小學 毛金花
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動性,最終提高學習質量。新課標倡導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在各學科均得到了廣泛應用。從合作學習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少教師沒有發揮好引導作用,導致合作學習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無法起到提升學習質量的目的。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以下三大策略進行合作學習的優化。
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其本質是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同時教師在其中承擔了引導者的角色,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共同完成數學學習活動的方式。因此,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創造一個和諧的合作氛圍,這樣學生合作學習時會更加輕松、活躍,這對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例如,教學了“厘米和米”的相關內容后,教師為了讓學生對厘米和米這兩個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布置了一項合作測量的任務,要求各小組合作測量教室、門窗、黑板等物體的長寬。由于學生是第一次合作測量,加之測量物體比較大,起初學生的測量并不順利,而且出現了相互推諉的情況,比如有的學生抱怨對方尺子擺高了,有的學生抱怨對方尺子拉緊了。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配合意識,對此,教師可以適當點評,比如哪個團隊合作得最默契,那么他們的測量效率也就更快。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都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他們之間的默契有了很大提升。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先是提出了合作測量的任務,然后對各小組合作中不融洽的地方進行了點評,表揚了合作情況較好的小組,這讓學生意識到了合作并不只是一起完成任務,更重要的是要和諧,并且配合默契,這樣才能讓合作學習更加高效。
當前,有些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時,并沒有布置學習任務,這使得學生在合作當中一頭霧水,就算偏離了學習方向也一無所知。為了提高合作教學效率,教師應結合知識要點為學生制定好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學“圓柱體側面積”這一課時,教師要先明確該課程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圓柱體側面積的求解。對此,教師在布置合作學習任務時,應將任務與教學目標相連。一位教師是這樣引導學生的:首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5~6人,并為每個小組發放了一些材料,有一個紙質的圓柱體和一把剪刀;之后,教師提出了問題:“大家能不能運用這些材料計算出圓柱體的側面積?請大家自主實踐并討論。”學生剛開始拿到材料有些手足無措,經過一番激烈地討論后,大家決定將圓柱體的曲面剪開,將其展開后求解。當同學們將圓柱體剪開后,驚奇地發現圓柱體的曲面其實就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大家都非常熟悉,求解其面積自然也不是難事了。之后,教師接著提問“如果不將圓柱體剪開,你們還能求出圓柱體的側面積嗎?”學生再次陷入了思考,之后通過討論,他們得出了結論:因為圓柱體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因此可以按照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來求解圓柱體側面積,只需要找出圓柱體側面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就能推導出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公式。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所提出的兩個問題對學生合作學習有很重要的引導性。如果教師沒有提出引導性問題,小組討論只能停留在問題的表象,無法探究到問題的本質;而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問題的設置,為學生合作學習起到了一個導航作用,學生按照問題的引導,逐步掌握了教學目標。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需要有序交流,這也是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為了確保合作的有序性,小組各成員要明確分工,在探究過程中各司其職,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在合作探索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小貼士”,促使探究活動有序進行。為了讓小組成員了解應該如何溝通、溝通哪些內容,教師可以給出一定的探究步驟和建議,學生可以按照步驟展開交流活動,這樣能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更加高效、有序。
例如,在教學《千克的認識》“嘗試秤物體的重量”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學習單:
1.將一袋白糖放在秤上,讀取秤面上的指針指數。
2.在白糖商標上找到白糖凈含量的數值,將其與指針指數進行對比,二者結果一致嗎?
3.請大家依次掂一掂這袋白糖。
由組長負責白糖的稱量操作,其他學生負責觀察、記錄和交流,在交流時要認真聽取小組成員的觀點。在稱重時要輕拿輕放,避免搖晃,以免造成干擾。大家可以按照座位順序來掂白糖,注意輕拿輕放。
組長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負責記錄、篩選和總結本組成員的發言,要明確哪些觀點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并做好信息整合和記錄的工作,為之后的班級交流做好充分的準備。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是小學數學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應把握參與的“和諧度”,同時設計有效問題,指導學生高效、有序地開展合作探究,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合作興趣,最終實現高效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