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民樂鄉清泉小學 溫發春
小學所涉及到的語文知識點屬于最為基礎的語文知識,這些知識是保證小學生在日后學習生活當中可以高效學習的基礎保障,可以說,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學生打下堅實基礎的重要階段。而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有效融入德育元素,不僅可以保證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學習基礎,還可以保證小學生道德素養、思想政治素養的同步提升。
當前,在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融入現狀并不是很樂觀,其中存在著諸多較為顯著的阻礙性問題影響因素,導致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工作當中的開展成效一直無法得到快速的提升。而這些需要改進的點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為,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理念需要改進,要保證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與德育核心素養提升,諸多教師在課上并不重視德育元素的滲透,還會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干預,導致學生無法充分彰顯出自身的主觀能動力。其二為,小學語文德育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一種方法會貫穿教學的始末,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對于語文德育知識的探究學習動力,同時部分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其會有意識地不去使用一些現代化教學方法,從而導致德育教育元素無法快速且有效地融入到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當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意識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其三為,小學語文德育教師并沒有充分挖掘出信息化教學技術優勢功能,導致信息化教學技術這一輔助性教學“工具”,并沒有發揮出其提升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直觀性以及提升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效率的重要作用。
現階段,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需求,同時也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就必須要通過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來豐富語文德育教育模式,并滿足小學生的德育素養以及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需求。為此,首先,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趣味教學活動的開展,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課外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到社會當中觀察與語文教材相關的事物,并探究其中的德育元素,然后深入分析這些知識點的具體應用路徑。其次,要落實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分享學習心得,小組之間進行良性競爭式學習。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講解《坐井觀天》這一寓言小故事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告知學生要運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嚴禁以狹隘的眼光看待問題,然后組織學生開展一次寓言小故事表演大賽,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依照自己所選擇的故事進行表演,然后在故事的最后闡述出其中所需要表達的核心含義。但是需要保證主題與《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相似,使學生更加深入了解到文章的核心含義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德育知識。
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所秉持著的語文教學理念是主導其自身教學行為的關鍵因素,只有保證教師所奉行的教學理念與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目標相一致,才能夠保證德育教育與小學語文有效地融合到一起。基于這一情況,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摒棄不適合的教學理念,并在此基礎上將現代化核心教學理念運用到實際教學工作當中。為此,首先,需要堅定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德育課上需要轉變教學角色,明確自身教學引導者的身份,鼓勵學生有想法就表達出來,對于學生所提出具有較強參考價值的信息要進行記錄,并結合學生的需求進行課上教學模式調整。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明確語文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聯性,并在語文教材當中深入挖掘德育元素,找到其中所蘊含的德育知識點,并展示給小學生,使學生努力學習一些德育知識點。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狐假虎威》這一課文的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明確此篇課文所蘊含的德育知識就是“不得倚仗別人的權勢欺壓恐嚇別人”;然后引導學生以不同的觀點分析狐貍的行為,并證明自己的觀點。從而保證每一位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以及德育水平同步提升。
現階段,諸多小學教育機構已經實現了現代化教育教學基礎設施革新目標,引入了諸多具有較強應用價值的信息化教學設備,例如,多媒體教學設備、電子白板、智慧課堂教學系統等。而這些信息化教學技術對于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起著較強的輔助作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對于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滲透也有著較為顯著的促進作用。基于這一情況,小學語文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期間就需要重點研究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優勢,并借助信息化教學提升語文德育教育的直觀性。為了能夠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首先需要構建出完善的信息化教學平臺,例如,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推送一些關于語文知識點以及德育知識點的文章,引導小學生在課下進行預習以及復習,還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其中所蘊含的核心理念,并在課上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教師在聽取完學生的觀點后,只是進行補充或糾正,從而提升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滲透效率。其次,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挖掘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圖像展示功能,結合教學內容搜集與之相關的影視資料,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當中表演者的表情、影片背景來直觀地分析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德育知識,使小學語文德育教學變得更加直觀,并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學習自信心,保證學生能夠高效地學習到語文知識以及德育知識點。值得注意的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語文知識與德育知識聯系到一起進行分析。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小學教育教學體系當中,科目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已經成為小學教育的必然發展走向,同時也是素質教育改革活動對于小學教育工作者的具體要求,需要小學科目教育工作者有效地在教學當中滲透德育元素,保證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與德育素養同步提升。經過眾多小學語文教師長時間的不懈努力研究發現,要想有效融合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需要保證教學理念適用、教學技術先進、教學方法多元化。因此,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將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作為主要課題研究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保證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當中,語文綜合能力以及德育素養可以得到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