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 高 健
新課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要轉變教學觀念,不能一味地將重點放在數學知識灌輸上,而是要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數學教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小學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在實際教學中要加強和生活實際聯系,為學生創造生活情境,將他們的思維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知識回歸于生活,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也會增強。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發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小學數學教學的教與學都不是重點,最終目標是要讓學生學會應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也就是說數學知識要回歸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這才是數學教學的意義所在。小學數學教學如果脫離和生活實際的聯系,就不能激活學生生活經驗,很難調動學生主動思考,數學教學的效率自然就會比較低的。因此,新課改革背景下的小數數學教學必須要結合生活實際,教師要將學生的思維遷移到生活中去,讓他們通過自身的觀察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理解知識,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會更加牢固,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也會增強,小學數學教學價值也就能體現出來。
1.帶領學生走進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為了讓學生能夠牢固地掌握知識,小學數學教學就必須要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讓他們在生活實際中去發現數學、分析數學問題,然后通過自身的思考去解決生活問題,這樣就能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小學生屬于形象思維,小學數學知識中有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學生理解起來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就可以將他們思維從課堂禁錮中解放出來,然后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去,找到生活中相關的原型,然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理解知識,這樣不但可以讓抽象的知識變簡單,幫助學生更快消化知識,還能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去思考,實現數學和生活的真正融合。
比如在講“角”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學生思維引入生活中去,學生經常會佩戴紅領巾,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紅領巾、三角尺,引導學生理解這部分知識,他們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學習知識,就會主動提出一些自己發現的新問題。又比如在學習“長度單位”這部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測量課桌長度和寬度、椅子的高度、黑板的長度等,在測量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精度的重要性,這樣就能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數學探索中去,數學課堂氛圍會變得更加活躍,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獲取知識比教師單純知識灌輸效果也好得多。
2.創設生活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情境,增強數學課堂的帶入感,激活學生生活經驗,讓他們在經驗的基礎上去探索數學知識,這樣就能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創設生活情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讓他們主動思考和學習,還能提高他們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讓他們知道數學學習不僅僅是學,而是要在生活中自覺地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才能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創設生活情境可以最大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他們會在自主探索中發現數學的奧妙之處,數學的學科魅力就能吸引學生學習。
比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超市購物的生活場景,小學生都和父母去過超市,但是自己卻沒有付過款,對超市購物付款是比較感興趣的。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購物者和收銀員,然后讓他們模擬超市付款的場景,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會空前高漲,對這部分的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也會形成應用人民幣解決實際問題的意思,對人民幣十進制也會掌握更加牢固。
3.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
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然后將其拓展到生活中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另外,還要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樣是要將數學知識遷移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意識。比如在學生掌握了三角形的性質以后,教師就可以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老師的講桌有點搖晃,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和學生實際生活結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數學知識遷移到生活中,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主動去思考和探究,這樣就能提高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