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小學 高 靜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方法有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來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以此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直觀了解和掌握。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課堂學習效率。同時,教師可以將課本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當學生面對難以理解的概念時,活化課本知識,讓學生更為靈活地掌握。最后,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教學內容及方法,保障學生在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其課堂學習效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中,小學生的抽象思維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并不健全,因此在進行一些概念公式的講解時難免會感到困難,從而產生枯燥厭倦感,影響其課堂聽課效率。教師面對這種情況,也不能單純地對學生的天性進行打壓,以造成其今后的發展,因此教師要通過合適的方法因勢利導,利用學生對直觀事物的敏感性,增強其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興趣,首先,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傳統的課堂模式中,教師單純地為學生進行灌輸,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難免會對學生產生不利影響,教師可利用有新鮮感、富有趣味性的事物對學生進行講解。一方面,學生對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色彩鮮明、具有未知的事物有探索興趣,因此會加強其積極性,另一方面,生活形象的演示會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更有利于在其腦海中形成牢固的印象。當書本中的知識展現在大屏幕上時,會增強學生的畫面感。例如我在講解分數中的率這一新概念時,就將率的文字概念轉化為生動的圖畫,例如一個池塘內的小魚生存率是什么呢?就是活著的小魚數量占全部池塘的小魚的數量,我將這些復雜難以理解的文字轉化為小魚的圖像,活著的小魚是紅色,死去的小魚是灰色,全部的小魚就是紅色和灰色小魚的總和,這樣學生就能直觀地理解什么是小魚的生存率,從而理解率的概念。在實際教學中,類似于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教師要不斷進行創新,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對教材中的文字加以修飾,以提高其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課本基本為學生教授基礎概念,對學生進行課外擴展的案例較少,彼此章節間的聯系也不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聯系和鞏固,因此,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活化課本知識,為其擴展思維,增長他們的見識。首先,教師對課本進行活化,可以將書本中的文字通過圖畫進行展示,一方面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既為學生節約了課堂中的理解時間,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和掌握,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能通過教學內容為學生指點迷津,幫助其舉一反三,一舉多得。其次,多媒體活化課本,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直觀印象,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感性,為其今后的數學解題及應用有著積極的影響。例如我在講解統計的章節時,就為學生將條形、折線及扇形統計圖通過不同的顏色進行展示,學生對于鮮明的色彩有著較為直觀的印象,形象生動的圖像也能幫助學生理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配合圖像進行擴展,通過練習之前所學來擴展應用,彼此間建立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配合豐富生動的課堂環節來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在學習中建立自信心,從而喚醒其主體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能力的良性循環。另外,多媒體所包含資源,教師應對學生加以引導,通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課下延伸學習,培養其搜集信息,獲取理解及整理信息的能力,從而培養其發現生活實際問題,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對其思維能力進行擴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學習,幫助他們培養數學思維以及創新、想象思維,在不斷的加強中,讓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鍛煉。例如我在講解方程的章節中,通過信息資源中搜尋一些課外問題來讓學生解決不同的題型,幫助學生擴展思維,使其對方程有更深一步的理解。這些都是建立在學生的主體意識上的改進措施,因此教師還要立足于學生的主題意識的培養上,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喚醒其主體意識來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綜合運用數學的能力。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成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能夠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改進,將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質量。多媒體的優勢在于幫助學生將抽象思維轉化為直觀明了的事物,利于學生的掌握和應用。另外,多媒體豐富的資源利于對學生進行知識擴充,通過對課本知識及內容的完善,更利于學生的信息整合,從而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為直觀的理解。只有多媒體教學方法及進行改進和完善,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切實提高其數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