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康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崇實女子中學)
微課教學能夠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將微課視頻應用到初中化學教學中,不僅能夠減少教師的負擔,而且能夠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微課是信息化教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本文以初中化學為例,探討微課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1.傳統“面授”式教學的缺陷和不足。
(1)學生人均教學時間不足。
傳統“面授”式教學名義上是本班授課教師的“面對面、手把手”教學,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往往一位教師要面對45 個左右學生進行教學,而真正將練習指導時間分攤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可能連30 秒都不到。
(2)傳統化學課堂教學模式效率低下。
傳統教學過程中板書浪費時間和精力,而微課能夠呈現出生動的畫面,明顯提高教學效率及效果,這也是傳統的教學方式所不及的地方。
2.“微課視頻”教學的優勢。
(1)可反復觀看。
學生對知識重難點可以反復地觀看,做到“哪里不懂看哪里”,跟著微課一步步進行練習,提高學習效率。由教學水平高的教師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來進行微課的拍攝,能保證教學過程的規范性和高質量。學生不僅能在課堂中看微課視頻,還能在家里看,并通過互聯網和教師交流探討,真正實現“一對一”教學。
(2)更加適合初中生。
微課教學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積極利用數字資源,將課程以離散化的形式呈現,非常適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
1.結合內容特點設計微課視頻。
根據初中化學課堂學習的內容特點進行微課視頻的設計,包括基本概念的講解、典型例題分析、重難點的教學方法、練習手段、后期制作等環節,分步驟逐一錄制教學微視頻,上傳網絡平臺。
(1)微課制作與保存、上傳。
錄制微課教學視頻,挑選化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女生2 人,男生1 人。(更貼近學生,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自信心)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教授、規范及拍攝。然后對錄像進行后期剪輯、配音、注解、畫圖、配字等制作,完成微課視頻的制作。
(2)關注個體差異。
考慮到班里不同層次的學生,微課教學視頻設有兩塊內容:“基礎學習”和“拓展學習”。基礎學習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完成,拓展學習是學生在已經掌握“基礎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練習。
2.“O2O”學習模式的探究。
“O2O”學習模式是一種用互聯網思維進行“線上學習,線下改進”的學習方式。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到網絡云空間,學生通過“上網跟著視頻自主學,產生問題——帶著疑問進課堂——教師幫助進行解疑、糾錯、提高”的方式來完成學習過程,形成“線上自主學習,線下糾錯鞏固”的新型教學方式?!癘2O”學習模式還在探究階段,關鍵是要注重建立生動、合理的教學與評價機制。學生在課下跟著線上微課學與練,在線下化學課中與教師交流探討,提高學習質量。
3.初中化學微課教學實踐。
(1)分層教學。
初中化學主要是以實驗作為基礎的學科,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的學科?;瘜W中的很多概念,比如元素化合、物質性、基本原理等都是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實驗獲得的?;瘜W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的基本知識點,這樣才能夠學以致用。每一個知識點的相關實驗都需要學生清楚地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知識點的掌握理解程度不同,如果教師采用平行教學,很難兼顧到每一個學生,而采用微課教學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將知識點分散制作成視頻,那么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性地學習,體現了分層教學的思想。
(2)播放微課視頻,引導觀察。
微課設計時需要注意選擇鮮明的主題。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微課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在用微課作為輔助手段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學習完每個知識點以后,最好配以例題來檢驗教學效果,鞏固所學知識點,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除此以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暫?;蛘呖爝M播放微視頻;師生互動對話時,逐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索發現。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剛剛在視頻里同學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一步步引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看法發表意見,對于視頻中難以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及時請教老師。
(3)突破時空界限,真實再現實驗過程。
在初中化學課的學習過程中,實驗課所占比重非常大,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客觀分析問題的科學探究精神。實驗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日益受到重視。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很多耗時長、現象過程不明顯的化學實驗,教師多采用傳統的講述教學,學生聽得索然無味。
引入微課教學,能夠改變傳統實驗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局面。例如在開展“探究鐵制品表面與氧氣反應”時,傳統實驗耗時長、很難在一節課中呈現實驗結果。教師可提前一周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按照實驗設計分別觀察在不同環境中的鐵表面的銹蝕情況,要求每組學生用手機等設備記錄每天的實驗現象,并用相關軟件制作成微視頻。在后面的課堂討論中,每個小組分別派代表播放本組的視頻并描述本組的實驗現象以及實驗結果。由于本實驗比較簡單,實驗現象也比較明顯,因此在播放視頻過程中不僅可得出實驗結論,還可以對實驗的嚴謹性進行分析,制作成很好的微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