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丹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初出茅廬的我便給自己定下了“要成為一名優秀地理教師”的人生目標。我不僅要把教師當成維持生計的工作,更要把教師這個職業作為人生的終極事業,我希望自己有更大的進步空間。這是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堅定的教育理想。
在理想的指引下,每個學期之初,我都結合學校的教研活動給自己定個學期目標:有時是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教學論文,有時是開一節有閃光點的公開課,有時是參加一次專業方面的比賽等。每一個學期目標的完成都為我最終目標的實現添磚加瓦,也推動著我更好地前進。
如今教師的專業提升,不僅僅要做好教學,更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地更新思想。教師素質=教育能力(長)×教育素質(寬)×教育思想(高)。為了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我再次回到母校南京師范大學深造。暑假的集中學習,地理教學書籍、論文的大量閱讀,讓工作5 年的我對地理理論和教育觀點有了進一步提升,也讓我能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更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終身學習對自我素養提升的重要性。作為青年教師,我要不斷努力在自己堅信的道路上前行。
蘇軾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青年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扎實的基礎,扎實的基礎又離不開平時的積累。只有閱讀了豐富的資料,積累了深厚的知識,才能為自己的教學增加“本錢”,才能成就一個博識的地理教師。對于積累,我選擇由淺入深,由窄到寬。
收集教學素材。我從教材及其配套的相關材料出發,收集地理圖片,整理對應的地理圖集,并且結合教材課題,購買相關的地圖,為課堂的教學設計增加更多的素材。在積累的過程中,我對地圖的認知更加清晰,區域輪廓、地理特征等在不經意間慢慢地滲入我的記憶,直到我參加教師基本功競賽,繪制教學地圖時,我才意識到這持續的積累所帶給我的驚喜。
收集優秀案例。我會購買系統的教學設計資料書和專業雜志,如《中學地理參考》等,積極參與各種教研活動,在這過程中,我會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優秀的教學設計做好教學反思,對好的文章精心復印收集,對聆聽的展示課進行細節整理,取長補短,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開拓教學思路,以提高教學設計的能力。
收集思想火花。每個教師在教學中都有自己特有的閃光點,有時是教學中的一種設計思路,有時是教師的一種教學機智,有時是教學中一個精彩的片斷,有時是自己的一種教學主張,甚至是生活中的一次經驗所得。例如,有一次我在陪孩子觀看電影《瘋狂動物城》時,看到影片中在兔子警官奔赴工作地的過程中出現了沙漠、雨林、冰原等景觀變換的圖片,突然覺得這和“世界氣候”的教學內容有很好的聯系,能作為一個精彩的情境素材,于是我趕緊通過手機錄音把想法記錄好,并以此為契機設計了一個關于氣候的教學設計。這些火花可能并不會馬上就用到,但長期的積累必然會給自己的教學帶來新的精彩。
課堂,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沃土。在學校、教材上學到的一切教學理論和經驗都需要在課堂上付諸實踐。青年教師必須要在實踐中學習、摸索、總結,才得以成長、提高,通過不斷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好的教學要從備課開始。如果說教學是一張彩色的地形圖,那么備課就是隱藏在色彩中的等高線,只有基礎打好了,才能成就一張專業的地圖。備課的過程更是自學的過程,是對學問的進一步研究,備課中的發現、創造都能為課堂教學積累經驗。任教的第一學期,作為一名初上講臺的年輕教師,我每天都備課到九十點,一節課真正完成備課環節往往就需要幾天的時間,根據教材按部就班地設計,每一個課堂用語都仔細書寫在教案上,為上課做好一切準備。學期結束,在學校“教學七認真”的檢查中,老師們看著我那猶如字典般的教案都發出了贊嘆之聲。就是這樣基礎、細致的備課讓我在第二輪教學中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設計課堂的導入,如何引導學生處理地圖信息,如何設計適合學生的問題,有時,突然之間的閃光點能讓我推翻之前整個設計,重新再來。
勇敢面對公開課。有人說,公開課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快車道。確實,每一節公開課都是對教師專業的突擊考核,很辛苦,上完的剎那總覺得身心俱疲,但是人總是遇強則強,結束后的收獲往往遠遠超出付出。在開設“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這一節公開課時,為了給教學環節設計好的串聯,我苦思冥想,與同辦公室的歷史教師探討交流;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真實的鐵路運輸,我發動朋友收集各種不同車型的鐵路票;為了一張幻燈片素材的疊加設計,我會跟著計算機經驗豐富的教師折騰一天。評教時聽著同行給予的較高的評價,我心想,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相信,只要愛崗敬業,定會有所收獲,我的精神生活中也將會有一份特殊的歡愉,因為,我想成為一位快樂的、優秀的地理教師,我想成就我熱愛的地理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