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妍妍
微課是“微型視頻課程”的簡稱,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在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能夠以微課的形式讓學生將碎片化的學習時間利用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效果,構建高效英語課堂。那么如何基于英語課程中的教學元素,靈活運用微課技術,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呢?
在現代教育資源產生以前,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預習的形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對教材進行閱讀。單一化的預習資源,逐漸消散了學生在預習中的高漲情緒,也使得學生的預習效果降低。而現代教育手段——微課的發明,能夠使學生的預習資源得到創造性的豐富,讓學生在微課視頻與教材的雙重輔助下,逐步提高對英語課程相關內容的預習效果。
例如,在對學生展開Birdwatching的教學中,教師對Birdwatching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將“introduce myself”“different kinds of plants”“take part in”短語和“It is+adj+for sb.to do sth.”等句式放置在一節微課視頻中,講解Bird watching的主要框架。之后,教師將含有“introduce myself”“different kinds of plants”“take part in”短語和“It is+adj+for sb.to do sth.”等句式的相關的微課視頻發送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觀看,從而使學生在教師的講解前,就通過觀看微課視頻的形式,對新知識有所認知。
顯然,在進行初中英語課程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微課的形式,逐步豐富學生進行英語知識預習的形式,逐步為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
單詞是英語教學中的基礎,如果學生沒有一定量的單詞作基礎,那么很難實現英語綜合水平的提升。在對學生進行單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微課的形式,向學生講述單詞的基礎含義、詞性以及與該單詞相關的短語、例句等,從而讓學生在碎片化的微課視頻觀看中,深化對單詞的記憶,提高英語單詞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Naturaldisasters這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微課的形式來促進本節課單詞的講解。在課下,教師將disaster;earthquake;lighting等單詞的含義、詞性以及與該單詞相關的短語、例句等,放在一節微課視頻當中,使得每一個微課視頻對應一個單詞。之后,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發送給學生。在對學生進行Naturaldisasters這節課的教學前,教師讓學生以自主觀看的形式,對本節課的單詞有一個初步的認知。教師講解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再次進行單詞講解微課視頻的自主觀看,從而深化學生對本節課單詞的記憶,提高單詞教學的效果。
不難看出,微課技術對優化單詞的教學形式具有積極意義。在開展初中英語單詞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基于微課的特點,引導學生對基礎英語單詞進行深入復習,從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深化對單詞的認知。
語法是將單詞和短語連接成句的橋梁,也是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的難點,如何采用有效策略,實現語法的高效教學,是教師思考的關鍵性問題。而微課技術的出現,能夠優化語法教學的形式,促進學生在自主觀看和教師講解的“線上+線下”模式下,提高對語法知識的認知。
例如,在進行Knowyourself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微課出發促進語法知識的教學。在課堂教學Knowyourself這節課的“不規則動詞”等語法知識前,教師讓學生以關鍵詞檢索的形式,找到教師所制作的“不規則動詞”語法知識講解視頻,并進行自主觀看,從而讓學生在進行觀看的過程中,能夠對不規則動詞的相關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知。隨后,當教師在教學時,學生因為已經對這部分內容有所理解,因此能夠迅速明白教師講解的內容,從而提高不規則動詞這一語法知識的教學效果。
顯而易見,在對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教學中,微課能夠將學生進行語法知識自主學習的路徑進行更新,從而優化英語語法知識的教學效果。
新一輪課程改革標準對學生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教育要求,針對英語學科,也提出了相對應的英語核心素養。在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緊、任務重,教師很少有多余的課堂時間向學生講述課外內容,以致于限制了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認知,同時制約了學生文化差異意識的形成。而微課技術就是能有效滿足這一教育要求的形式。在課下,教師能夠基于教學內容,將相關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內容以微課的形式講解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逐步意識到中西方之間的差異,提升自身的文化認同感,實現文化品格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Colours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進行文化差異意識的滲透。Colours這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讓學生識記不同顏色的名稱,并讓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些表示顏色的單詞。基于本節課主要教學的內容是“顏色”,教師將中西方關于red、green、blue等顏色詞背后的文化進行講解,并以微課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意識到中西方顏色詞文化之間的差異,提高自身的文化認同感。
可見,在初中英語課程中,教師利用微課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向學生進行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滲透,從而讓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實現文化品格素養的培養。
總而言之,微課技術對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而言具有積極意義。在當前初中英語課堂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微課技術的特點,結合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構建一整套初中英語課堂中應用微課技術的教學體系,從而將微課技術更好地引入英語課堂,促進英語教學結構的改革,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