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瑜
2002年,我從師范畢業,躊躇滿志地走上班主任崗位,踏上了追逐夢想的征途。我熱愛我的工作和我的學生。可好景不長,很快我就遇到難題。有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有學生上課搗亂,任課教師不斷來告狀,還有學生時不時公開跟我作對,搞得我焦頭爛額,幾近崩潰。那時的我感覺做班主任很痛苦,絲毫沒有快樂和幸福可言。
一篇文章《讓你愛的人愛你》對我的觸動很大。文章說我們總在強調“師愛”——教師愛學生,大部分教師都愛自己的學生,卻沒有教師想過學生是否能體會到教師的愛,是否能理解這份愛。顯然,我的學生并沒有體會到我的愛。我明白了,光有愛而“不得法”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真正的愛是“智慧的愛”,是恰到好處的愛,是能夠激發學生真摯情感的愛,最終能讓你愛的人愛你。于是,我虛心向魏書生、李鎮西等名班主任學習,向同事學習,用心實踐,不斷反思。當看到學生們一張張純真的笑臉,一次次珍貴的進步,一串串成長的足跡以及家長們贊許和肯定的目光,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從會愛到“慧”愛,我談以下幾點想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作為班主任,在接手學生后首先要為學生建立一個檔案,了解他的家庭、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心理與精神世界等,并且還要了解他們對班主任的需求。我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要求學生每人描述一下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班主任。結果大致是這樣的:1.角色定位:長輩(兄長、姐姐)、朋友、伙伴、知己、密友、引路人、導演、心理輔導老師;2.性格特征:和藹可親、特別愛笑、善解人意、活潑開朗、平易近人、幽默豪爽、有氣質、有個性、天真可愛有童心、嚴厲而不苛刻、溫柔而不多愁、遇事沉著冷靜、當機立斷;3.技能特長:能歌善舞、能言善辯、一專多能、會講冷笑話、對所教的那門課非常精通、博學多才;4.其他要求:上課生動有趣,對同學一視同仁,尊重、信任同學,要了解并理解學生,失落時安慰他,犯錯時糾正他,迷茫時指引他,驕傲時提醒他,進步時鼓勵他……
由此可見,不同的學生對心中理想班主任的角色、性格等各方面要求是不同的。
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與需求,班主任應該把尊重放在首位。尊重意味著信任、理解、寬容和接納,充分地重視和欣賞每一個學生,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耐心地傾聽他們的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班主任只有把愛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田,不斷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才能在他們的內心世界培養出愛,并使之升華。
當代的學生由于家庭條件優越,大多又是獨生子女,整天被愛包圍著,父母的愛都不見得能被他們體會和感受到,更何況是教師的愛。這時我們就需要表達。
我常常給學生寫信,對個人、對全班,書信是很好的一種表達方式。它可以避免口頭表達的尷尬,避免當著面的難言之隱。而且,文字表達的內涵更豐富,情感流露更真摯。寫信的過程是幸福的,一件件生活小事就能自然地呈現眼前,還能饒有興致地想象收信人展開信紙讀到某處時的表情。運動會后,一封《特別的日子,我想對你們說……》對運動會前大家的精心準備及運動場上運動健兒們的精彩表現進行總結,一些感人的瞬間和小細節值得細細品味,永遠珍藏。畢業前,一封《臨畢業了,我想對你們說……》充滿著我對他們的不舍和囑托。在學生考完試后,我給全班寫了封信,開頭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好嗎?你們周末愉快嗎?你們享受著幸福嗎?
時間22:49。此刻,我的內心是激動的,幸福的,卻又是憂慮的……因為有你們,我多了一次付出愛的機會;因為有你們,讓我在夜深人靜時還擁有一份牽掛;因為有你們,我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
我特地告訴他們我寫信的時間,告訴他們我的付出,包括他們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告訴他們如此付出的理由就是愛。在發出信后,我收到了許多回信:
“可敬的夏老師,當我發現您寫那封信寫到夜里12點時,我為之一震。這么晚,您竟然還在工作,還在為我們付出著。雖然我還暫時不懂您為什么會為我們付出這么多,但我明白您一切都是為我們著想,所做的事都是為了我們……”
之后,我設計了“愛要大聲說出來”系列活動,主題班會“贊贊我的國”“夸你夸我”,家長會上“互訴心語”,教師節時的《三行詩》,引導學生對祖國、父母、師長、同學等表達心中之愛,讓他們體會到別人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一件快樂的事。
愛,這粒種子,種在孩子的心靈里,它的破土發芽、開花結果是需要時間的。
小龍是我第一屆的學生,他聰明,特別有才氣,似乎不把我放在眼里,也不把學習放在心上。我嘗試了各種方法,甚至把他拉在身邊帶了一個月,談心一談就是一個多小時,信也寫了很多封,跟家長交流,跟他的朋友溝通,最后還是不歡而散。他始終沒有太大改變,而我變得焦慮,有時會因為處理不好他的問題而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也許是我當時年輕心太急,也許是溝通上還欠妥,也許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我一直心存遺憾,因為自己曾那么用心地愛。
不行春風,難得秋雨。前年,我忽然收到他從云南寄來的信。信里洋洋灑灑,一吐衷腸,表達了對我的感恩,也讓我看到了他的成長。這時,我知道我種下的種子開花了。等待花開的過程或許是漫長的,可它總會開放,只要你不放棄,只要你用愛灌溉,耐心等待。
十四年的班主任生涯,我努力提升自己愛的能力和智慧,站在尊重孩子的立場上,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來對待,精心摸索著“一生一策”“一時一策”“一事一策”,細心尋覓著有效的表達方式,小心翼翼地用智慧和愛心給教育的每一個細節都涂上快樂的底色,耐心地等著學生快樂地茁壯成長,開心收獲著獨屬于班主任的別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