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佳祎
啟東市東元幼兒園,江蘇南通 226200
幼兒的思維能力相對稚嫩,喜歡在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游戲化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幼兒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得到語言技能的提升,掌握更多的表達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幼兒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其性格特點和思維方式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借助游戲進行學習,是幼兒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因此,進行語言教學時,借助游戲開展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幼兒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克服“不想說”、“不敢說”、“不知道怎么說”的困難,在實踐過程中,對教師的發(fā)音進行模仿,對接觸到的詞匯進行練習,進而獲得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得到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并借助形式豐富的游戲,靈活運用學過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對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進行表達,與身邊的朋友進行交流,建立深厚的友誼。
很多幼兒都不知道如何與身邊的伙伴進行相溝通,不敢主動參與進游戲中進行交際,這很可能對其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造成阻礙[1]。在開展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游戲,并在制定規(guī)則的同時,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體會參與課堂活動的樂趣,愉快地與伙伴進行溝通,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悄悄話傳遞”的游戲。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坐成一排,先告訴第一個幼兒“悄悄話”的內(nèi)容:“天上的白云真美。”然而請第一個幼兒將這句話進行傳遞,悄悄告訴自己身邊的伙伴,最后一個聽到“悄悄話”的幼兒,需要將“悄悄話”告訴教師,最后由教師公布本次活動是否成功。這個過程中,可以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快樂地參與進課堂游戲,并提升接收信息的能力和傳遞信息的能力,并建立與伙伴的深厚情誼,進而愿意主動結識新朋友,并開展高效的交流。
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聽說興趣,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目標,也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設計游戲內(nèi)容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考慮到活動過程中的聽說練習,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聽說興趣,實現(xiàn)語言教學的目的[2]。教師可以開展“拿拿、放放”的游戲。游戲過程中,教師從課前準備的“百寶箱”中取出玩具,并配上兒歌:“放放、拿拿,拿出我的小老虎。”隨后將玩具放回,繼續(xù)念:“放放、拿拿,放回我的小老虎。”經(jīng)過兩次練習后,請幼兒根據(jù)教師手里的玩具進行語言練習:“放放、拿拿,拿出我的洋娃娃。”并請其監(jiān)督身邊伙伴是否有說錯的現(xiàn)象。這樣的語言活動,不僅可以吸引幼兒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還可以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聽說能力的練習。
在開展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尊重幼兒的喜好,選擇適當?shù)挠螒蝾愋烷_展教學活動,并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營造良好的學習和游戲氛圍,以此提高游戲化教學的效率。開展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在班級建立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場景,也可以在開展游戲之前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短片,以此提升其參與游戲的積極性[3]。例如,在開展《不亂扔垃圾》角色扮演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利用多媒體播放公園的圖片作為表演背景,并在課前準備一些動物面具。這樣,幼兒就可以在課堂活動中,積極選擇自己喜歡的面具,并確定自己扮演的角色,提高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動物們”共同逛公園,當“小猴子”出場時,要說出自己的臺詞:“天氣真好,吃各香蕉吧!”并將香蕉皮仍在地上。當“小兔子”路過時,要及時發(fā)現(xiàn)香蕉皮,并對“小猴子”說:“垃圾不能亂丟,要丟到垃圾桶里。”這樣,“小動物們”可以陸續(xù)登場,在“逛公園”的過程中,積極進行表演。在興趣的支撐下,幼兒會也更愿意與身邊的小伙伴進行交流,相互合作。通過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幫助不知不覺地學習到語言知識,并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總之,游戲化語言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借助游戲開展教學,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活動的趣味性。在設計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進課堂活動,選擇能夠幫助其進行聽說練習的活動,并通過營造具體的情景,提高其參與活動的興趣,進而在實踐過程中,得到語言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