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穎超
杭州市蕭山區戴村鎮中心幼兒園,浙江杭州 311200
我園作為一所農村幼兒園,充滿濃郁地方特色的民謠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平時在家里,幼兒也經常能從爺爺奶奶的口中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民謠,久而久之,幼兒也能說得頭頭是道。而且在農村這樣一個充滿鄉土氣息的環境中,更能激發幼兒學習民謠的興趣,加之多數民謠都有它們自己的韻味、含義和獨特的動作,而這些在幼兒平常生活和學習的環境中都能感受到。結合民謠的數學知識,通過集體游戲、小組游戲、同伴游戲和個人游戲,充分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游戲中掌握數概念,增強自信心,提高表達能力,促進幼兒平衡發展。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以“一條主線,一個中心”為目標,以“搜索——篩選——展示——游戲”四大環節為途徑進行民謠式游戲開展數概念的學習活動,培養幼兒的數學意識和思維,研究探索各種策略,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現在,我們很多的教師,都還是在傳統的幼兒數學教育模式中,我們習慣于直觀形象的演示與講解,多采用重復、灌輸的教學方法,從而大大壓抑了幼兒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幼兒的數學活動實際是一種準備性的學習,是幼兒初步建立數概念、形成邏輯思維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期特別是大班階段是幼兒認知發展的一個關鍵期,幼兒就是在這個時期建立和形成數概念,萌發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積極性的,此時孩子的數學思維異常活躍。我們應該正確地把握這個關鍵期,提供適合其學習特點的數學教育。
2.1.1 搜索
開展“民謠大舞臺”個人才藝秀。個人才藝秀是我們班幼兒最喜歡的一個節目,每個月的主題不一樣,有唱歌、畫畫、繞口令、腦筋急轉彎等,為了結合活動的開展,我們把主題定為“民謠大舞臺”。首先分發給每位幼兒一份調查表。
通過家長資源的整體利用和幼兒的上臺表演,我們搜集了很多民謠,幼兒對民謠的獨特魅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總能聽到幼兒的民謠大雜燴。
2.1.2 篩選
幼兒對民謠有了初步的感受,也喜歡上了這種有節奏、有故事內容又可以在好友間產生互動的表現形式。接下來,我們進行了“民謠大整理”活動。我們先將搜索到的民謠進行編序,幼兒領取與自己學號相同序號的民謠,進行回家練習后,在小朋友面前大膽表演,幼兒互相挑選出含有數學元素的民謠。
2.1.3 展示
這一環節是幼兒大展身手的好機會,幼兒將整理出來的含有數概念的民謠通過繪畫、符號、標記、圖文結合等形式表現在活動室顯而易見的地方,方便幼兒隨時進行游戲和互動。民謠該怎么表現出來,都是幼兒之間互相討論,討論民謠的表現方式,再討論該由哪位小朋友去完成,或者由哪個小組去合作完成,這個過程豐富而有意義,幼兒充分參與其中,在想象的海洋里游戲得不亦樂乎,又在潛移默化中漸漸熟悉了很多的數概念。
2.1.4 游戲
這是一個整理和學習的過程,幼兒在互動和游戲中鞏固了民謠內容,又在朗朗上口的民謠中學習了數概念。這樣的學習過程是輕松的、自在的、又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
幼兒的一日生活是幼兒在幼兒園一天的全部經歷!一日生活皆課程,幼兒的學習和發展都是在一日生活中進行的,而一日生活各環節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學習與發展契機。因此,要讓幼兒在游戲中輕松、自主地掌握數學知識,從而喜歡數學、探究數學、學習數學。增強幼兒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學習數學的信心。
2.2.1 趣味民謠——快樂的一天開始了
幼兒入園時,“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練身體;你拍二,我拍二,高高興興上學校;你拍三,我拍三,天天刷牙要記牢;你拍四,我拍四,消滅蒼蠅和蚊子;你拍五,我拍五,大家一起來跳舞。”輕快有趣的民謠,不僅讓孩子擁有積極情緒體驗和良好的自主意識,很好的促進了孩子的社會性發展,讓孩子在民謠游戲中更好的進行交往和合作。更是在無形中讓孩子們對1-5的數字排序有了一定的認知,并且在愉快的游戲中開啟一天的快樂時光,
2.2.2 趣味民謠——枯燥的教學變生動
數學教學活動中采用民謠,讓孩子更有親切感,增添了數學學習的魅力,激發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如:教學10 的組成就可用對口令的形式,孩子們也很喜歡。一人說:“我說9”,另一人說:“我對1”,再兩人合說“9 和1 組成10”……還可做小游戲: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最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等。孩子們在玩樂的過程中輕松地記住了單雙數的知識,加深孩子們的記憶。
通過研究和實踐,本次活動的實施對于促進幼兒的語言和肢體等發展大有裨益,最主要是幼兒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了大大的發展,教師的教學素質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經過一年的民謠式游戲探索,發現幼兒對數學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不僅喜歡談論有關數學的民謠,而且在游戲中不時能利用民謠式游戲穿插數概念,最主要的是把游戲中學會的數概念都能運用到生活和其他學習活動中去,比如分水果時,念著民謠分,一個都不落下。
主要表現在幼兒善于發現身邊的數學問題和數學民謠,能從多角度思考,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方式,并樂于去探索和解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數概念問題。
在民謠式游戲互動中,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幼兒在游戲中嘗試交往的各種方法,感受交往的成功和失敗。這些都促進幼兒調節自我,理解他人,并能讓幼兒從民謠式游戲中體驗社會規則,道德準則,為了游戲的需要,幼兒可以自居制約,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伴隨研究的進行,我們的專業水平不斷提升,培養幼兒的數學意識和思維的觀念也產生了變化,從靜態教學發展成了動態的互動教學,形成和理解了一些幫助幼兒學習數概念的理念和具體做法。
經過一年的努力和實踐,我們得到了一些成功:我們以“一條主線,一個中心”為目標,以“搜索——篩選——展示——游戲”四大環節為途徑進行民謠式游戲開展數概念的學習活動,培養了幼兒的數學意識和思維,研究探索了各種策略,激發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了幼兒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