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斐
山東省齊河縣第一實驗小學,山東德州 251100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開課伊始,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巧妙地導入,并創設美麗、富有詩意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探究的熱情。思維導圖中可以穿插一些簡筆畫,小貼畫,在活潑生動的情境下,引導著學生識圖、看圖,從中獲得數學信息,感受學習的最大樂趣。
利用思維導圖還可以把一些抽象化的概念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圖形或者具體事例,學生通過插圖理解了所學內容,直觀形象的知識框架更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深層架構,一步一步深化認知,跟隨老師探索未知的數學世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實現數學成績的明顯進步。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這一章節內容時,就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上、下、左、右、前、后六個角度的觀察方位模型思想。首先,利用具體事物開啟學生的直觀想象,讓學生從六個角度觀察物體,實踐體驗打開學生數學思維;再鼓勵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加深學生對于重點難點的理解;穿插簡筆繪畫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最后交流概括,構建學生的數學思維。環環緊扣、循序漸進的引導,發展了學生認知能力,活躍了學生空間思維,扎實了學生的知識儲備。
在教師教的過程中巧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開展直觀教學而且能優化數學知識結構,豐富教學過程。例如,學習《植樹問題》的內容時,由于教材內容涉及較多的知識點,學生掌握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呈現植樹問題的三種典型案例。利用線段圖和穿插的圖畫,形象直觀的呈現出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首先,教師讓學生舉出一個生活中的“只栽一端”的情況,學生一說“道路一端有座小房子”,這時教師完成思維導圖的第一部分并展開研究間隔與棵數的關系;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并對學生說“如果,道路兩端都有建筑物呢?”。這時學生立刻反應出來“應該是兩端都栽的情況”。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思維導圖,利用方法的遷移,探究間隔與棵數的關系。接著,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思維導圖的第三部分:“兩端都不栽”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教學內容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斷建構三種情況之間的聯系,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結構的建立。
在學生復習知識的過程中巧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在復習階段教師和學生往往會有“顧此失彼”的焦慮,利用思維導圖復習能增強高效學習和對學習方式的探索意識。例如,在復習《克、千克、噸的認識》這一章節的知識時,學生將質量單位、長度單位、人民幣單位總結到一副思維導圖里,從單位的適當運用到進率關系,一一列舉,學生不僅內化了知識,更是提升了概括總結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的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巧用思維導圖建立數學錯題集,使學生根據不同的知識點將錯題進行分類,在學生建立錯題集的過程中,使學生正視自身的不足和優勢,從而端正學習態度,對于自身不足的地方加以鞏固、提高。在實際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是各個階段的知識點有效的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數學知識結構,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解題能力也會隨之提高,學習內容得到鞏固,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十分重要。例如,對于平時在練習和考試中出現的錯題 ,學生可以自行準備一個筆記本 ,對于 出現的錯題按照題型或知識點進行歸類 , 同時留有一定的空間以便日后的填充和經驗總結 。最后在已有的整體思維導圖上標注自己常錯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加強練習。這樣不僅能 夠使學生更加明白。自己在做什么題型時容易出錯,防止下次犯同樣的錯誤,還能提高學生的歸納 、整理能力,對學生的復習和鞏固帶來很大的便利。
總之,我們數學教師要巧用思維導圖來輔助學生學習,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明確未來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