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筱君
煙臺機械工程學校,山東招遠 265400
高中生物是一門極其重要的自然學科。傳統教育更多是以“應試”為根本目標,所構建出來的教學模式是極其刻板的,在無形中阻礙了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積極學習和深度把握。因此,立足于全新的教育環境,革新教學方法不斷深入,合作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1)合理分組,充分準備。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的學習單位,學生在小組討共同探究學習。運用該策略組織教學時,最先要做的就是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簡單來說,教師應先對班級學生的個人性格、表達能力、知識水平、思維習慣、學習態度等影響其探究知識效率與效果的相關因素展開分析,再將具有不同表現的學生進行打亂分組,盡可能讓每一個小組中都有“敢表達、會表達”和“不愿表達”、“知識積累豐富”和“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讓他們在“有差別的均衡”中合作探究知識。這樣一來,組與組之間能力均等能夠形成一個良性競爭氛圍,有助于提高整體學習積極性。組內由于存在個性化差異產生了更多的思維碰撞,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討能從多角度出發,得出的結論也就更加全面,學習效果自然就更加理想。
(2)明確目標,任務引領。就是制定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依托目標向學生布置合理的合作學習任務。教師應先對班級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均衡發展需要展開分析,再結合課程教育大綱的要求設計總的教學目標。緊接著,對小組不同成員的個人能力進行評估,針對小組內部成員的個人差異和個性化發展需要根據總目標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要求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任務來完成,輔助組長完成總的小組學習目標。這也就衍生出來了另一個關鍵問題——確立小組長。一般來說,應讓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知識儲備豐富、性格較為外向等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扮演“小組長”角色,帶領其他同學一起討論知識。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一課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提出“理解自交、雜交、性狀分離等知識,形成良好自主探究能力,體會孟德爾科學探究精神”的總目標,再分別布置(1)認知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2)理解自交、雜交、正交、反交、性狀、相對性狀、顯隱性狀、性狀分離等定義(3)自主探究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4)體會孟德爾對雜交實驗分離現象的假說內涵等難度不一的任務。如此,小組中能力較為遜色的學生,就可以主動完成簡單的任務(1)或(2),掌握基礎知識并將結論與其他同學分享,幫助他們完成任務(3)或(4),同時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實現對高難度知識的輕松學習,促進自身成長。
(3)及時總結,夯實基礎。盡管高中生已經通過之前的學習積累了一定知識、形成了一定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但他們的綜合能力畢竟尚不成熟,極易在獨立探究知識過程中陷入思維誤區或遺漏某一項知識。此時,教師及時介入并帶領他們總結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應在學生反饋小組合作探究結論時,將“思維導圖”利用起來,以“問答互動”的形式帶領他們梳理知識,一邊幫助他們加強知識記憶,一邊完成“查缺補漏”任務。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一課為例,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合作探究結束后,通過多媒體展示與教材知識相關的思維導圖框架,通過提出“酶在細胞代謝中有何作用?”、“酶的本質是什么?”、“酶有哪些特性?”、“ATP 是什么?有哪些特點?源于何處?”、“細胞怎樣呼吸?”等問題,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回憶章節知識。在發現他們無法準確回答出某一問題時,再次引導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相關問題,從而達到夯實基礎的作用,將合作學習的價值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出來。
(1)學生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觀察學生在合作學習型生物課堂中的表現,可以發現學習主動性有了明顯的提高,這與合作學習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能夠由內而外地感受到自己是在被尊重、被信任的,也就更愿意展示自我并形成堅定的學習自信,從而進一步提高探究知識的主動性。
(2)教學效率與質量明顯提升。伴隨著學生探究知識主動性的提高,他們在課堂上越來越積極地思考問題、參與互動,整體課堂氛圍較比以往更加活躍,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深入。在這樣動態、活潑的環境中,無論是教學效率還是質量都有了明顯提升。
(3)學生表達力實現積極發展。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學習對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小組討論中,學生需要不斷圍繞知識闡述自己的觀點,這就是一個表達過程。久而久之,其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均會實現更積極的發展。
合作學習策略,有助于激發學生探究知識主動性和討論、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能夠幫助他們更迅速地理解并掌握知識,對其正確生命意識的建立以及日后在生物領域更積極的發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