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余 潞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每年都親自主持“調查局”結業典禮,但和過去強調毒品防治不同,10日特別曬出“調查局”抓“共諜”“成績單”:每周破一案、兩天逮一人。在兩岸對立升高之際,蔡英文此舉在島內引發強烈質疑。
臺“調查局”10日舉行調查班55期結業典禮。據臺灣《聯合晚報》10日報道,蔡英文在致辭時稱,大陸每年有300萬人來臺,“有人利用臺灣自由民主空間,意圖做出不利臺灣自由民主的事”,而“調查局”在“國安”體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聲稱,有大陸人利用交流活動作為掩護,刺探或搜集情報,滲透或吸收人員在臺發展組織,“光是去年調查局就偵破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共52起、174人。這些數字背后,代表一次又一次對國家安全的危害”。
聯合新聞網10日稱,“調查局”一向兼具情治與治安雙重角色,除了負責重大犯罪調查工作外,也是“國安”體系的要角,扮演“總統”的耳目。過去兩年,蔡英文主持調查班結業典禮致辭時,一般是強調反毒工作;如今兩岸情勢急劇惡化,她選擇“高調曬出調查局抓共諜的亮眼成績單。厲害了,調查局!光是去年一年內,平均每周偵破一案、每兩天逮獲一諜”,不過“調查局也太謙虛了,要不是新網紅蔡英文力推,國人還不知道原來‘共諜克星厲害得超乎想象”。文章稱,蔡英文繼續刺激兩岸救選情,“而諜影幢幢既污名了陸客,也嚇阻了兩岸交流”,“諷刺的是,蔣介石抓的共諜,先經臺灣驗明正身、后由中共完全認證,但他們如今都獲得了補償和正義;現在蔡英文繼續在抓共諜,促轉會,促轉會人呢?”
蔡英文接連打“統獨牌”也引發島內質疑。據中時電子報10日報道,前陸委會主委、“九二共識”名詞創造者蘇起在接受采訪時稱,“九二共識”名詞本身是一種創造性的模糊,不是“賣臺”,反而是“保臺”,可惜許多政治人物十幾年來刻意扭曲,“小英的說法扯得太遠……藍營若要持續獲得支持,就要抓住理性主義,對抗綠營民族主義”。10日,“中華民意研究協會”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對于蔡英文執政兩年多期間處理兩岸關系,高達64%的受訪者表示不滿意,認為兩岸關系“變得比較差”;近半數民眾認為,即使當局反對,“地方政府也應該進行兩岸交流”。當被問到“若未來兩岸關系改善,對臺灣最大的幫助是什么”時,有63%的受訪者認為是“提振臺灣經濟發展”。此外,多數受訪者認為“新南向政策”不及改善兩岸關系重要,高達76%的人認為,大陸市場對臺灣經濟發展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