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李小芳 雷利琴 唐利平



摘要? ? 為研究不同播種方式對油菜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開展了油菜播種方式對比試驗。結果表明,若勞動力充足,可選擇育苗翻耕移栽方式,能獲得較高產量;若考慮勞動力成本和經濟效益,機械淺耕撒播實用性強,發展前景廣闊。
關鍵詞? ? 油菜;播種方式;產量;湖南衡陽
中圖分類號? ? S565.4?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24-0007-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method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rapeseed,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f the labor force was sufficient,the seedling transplanting method could be chosen to obtain higher yield.If the labor cost and economic benefit were taken into account,the practicability of mechanical simple farming and sowing was strong,it had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 words? ? rape;sowing method;yield;Hengyang Hunan
油菜是衡陽地區主要的油料作物與經濟作物之一,長期以來,油菜產業在衡陽市農業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戰略位置[1]。衡陽市耕地面積37.1萬hm2,油菜種植面積目前已超過20萬hm2。衡陽地區油菜種植一直以來大都采用傳統的育苗移栽栽培方式,存在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經濟效益低等問題,已成為制約當地油菜發展的瓶頸。油菜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受各種栽培因素的影響,其中播種方式是影響油菜產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要改變原有的傳統耕作方式,解決農村勞動力短缺的難題,探索出一套節本增效的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改善播種方式[2-3]。
目前,不同播種方式對油菜生長發育及產量影響的研究已有一些相關報道,國內主要是在江西、安徽、廣西等地開展了相關的研究[4-6],而在湖南衡陽鮮見這方面報道。為了進一步解決油菜生產中勞動力短缺、稻油茬口緊張、種植效益低等問題,本文研究了不同播種方式對油菜生長發育與產量的影響,對板田免耕穴播、板田免耕撒播、機械開溝免耕撒播、機械淺耕撒播、育苗板田移栽、育苗翻耕移栽6種播種作業方式進行對比,探索適合衡陽地區種植推廣的栽培方式,為輕簡化栽培技術提供試驗依據。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概況
試驗在衡陽縣西渡鎮九聯村基地進行。試驗地土壤為紫色巖土,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為水稻。供試油菜品種為灃油730。
1.2? ? 試驗設計
試驗設6個處理,分別為板田免耕穴播:打好播種穴,將種子點播于穴中;板田免耕撒播:不開溝,將油菜種子均勻撒于小區畦面上;機械開溝免耕撒播:機械開溝后溝土撒于廂面,廂面上撒播種子;機械淺耕撒播:用微耕機淺耕田塊后撒播種子;育苗板田移栽:開好溝,板田移栽;育苗翻耕移栽:土壤機械旋耕,進行傳統育苗移栽種植。前4個處理播種期為10月3日,后2個處理9月24日育苗,10月23日移栽。其中穴播撒播密度為37.5萬株/hm2,移栽密度為15萬株/hm2。各處理其他栽培管理方式保持一致。各處理在同一塊田進行,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133 m2。品種、施肥水平、田間管理等措施一致。
1.3? ? 測定指標及測定方法
1.3.1? ? 物候期。觀察記載各處理的播種期、現蕾期、初花期、終花期、成熟期,統計生育期天數。
1.3.2? ? 冬前長勢。觀察油菜冬前生長勢,記載葉痕數、總綠葉數、主莖總節數、根莖粗、最大葉長寬。
1.3.3? ? 考種。在油菜成熟后期,在每個小區中間行選取有代表性的20株油菜植株,調查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數、莖基寬、主莖節數、單株有效角果數、每角粒數和千粒重。
1.3.4? ? 產量。將每個小區植株統一收獲后測產(含考種株產量)。
2? ? 結果與分析
2.1? ? 不同播種方式對油菜生長發育的影響
2.1.1? ? 對生育期的影響。由表1可知,前4個處理現蕾期、初花期、終花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完全一致,后2個處理各生育期完全一致。說明油菜生育期受種植方式影響較大,育苗移栽要明顯長于直播油菜。這種影響隨著油菜的階段發育逐漸縮小,進入成熟期后差異基本上消失。帥海洪等[7]認為,油菜成熟期主要取決于品種(組合)本身所具有的遺傳特性,栽培方式的變更對成熟期影響不大。
2.1.2? ? 對冬前長勢的影響。由表2可知,6種處理方式中板田免耕撒播油菜冬前長勢最差,各項指標都排在最末。板田免耕點播、機械淺耕撒播、機械開溝免耕撒播的葉痕數、綠葉數、主莖總節數要優于板田移栽和翻耕移栽,在最大葉長、葉寬方面要小于板田移栽和翻耕移栽。4種直播油菜處理中機械淺耕撒播冬前長勢要好于其他3個免耕處理,育苗翻耕移栽略好于板田移栽。
2.2? ? 不同播種方式對油菜植株性狀的影響
由表3可知,育苗翻耕移栽處理油菜植株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數、莖基寬和主莖節數都要高于其余處理,板田移栽次之,其余依次為機械淺耕撒播、板田免耕點播、板田免耕撒播和機械開溝免耕撒播。土壤經過翻耕或淺耕較免耕更有助于油菜植株的生長發育。育苗移栽油菜由于植株得到了充分發育,降低了分枝部位高度,增加了莖基寬和有效分枝數,撒播油菜由于密度影響,單株生長受到限制,一次有效分枝數明顯減少,有效分枝部位升高。
2.3? ? 不同播種方式對油菜產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板田免耕穴播處理產量為1 945.11 kg/hm2,板田免耕撒播為2 109.77 kg/hm2,機械開溝免耕撒播產量為2 136.09 kg/hm2,機械淺耕撒播為2 277.44 kg/hm2,育苗板田移栽為2 128.57 kg/hm2,育苗翻耕移栽為2 289.47 kg/hm2。通過方差分析(表5),6個處理產量無顯著差異,育苗翻耕移栽方式產量最高,機械淺耕撒播次之,育苗板田移栽第三。在產量構成中,千粒重相對比較穩定,而育苗移栽時單株有效角果和每角粒數得到了明顯增加,因而產量較高。
3? ?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板田免耕穴播、板田免耕撒播、機械開溝免耕撒播和機械淺耕撒播4種播種方式生長發育差異不大,機械淺耕撒播產量要高于其他3個處理。直播油菜由于受密度影響,個體生長受到限制,單株一次有效分枝數和有效莢果較移栽油菜顯著降低,但由于直播油菜密度大,群體角果數多,產量差異并不顯著。
育苗板田移栽和育苗翻耕移栽處理由于播種時間早,密度較低,油菜前期的生長發育更為旺盛,株高增加,分枝部位顯著降低,單株一次有效分枝數和有效莢果明顯增多,產量略高于直播油菜處理。板田移栽油菜由于不受氣候變化和墑情的限制,可以不誤農時確保季節栽插,具有獨特的優越性,而翻耕移栽油菜由于土壤翻耕后,表土疏松細碎,水氣協調,田面平整,油菜出苗情況好,生長迅速,雜草少,產量較高。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勞動力大幅減少,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張瓊瑛等[8]研究表明,免耕直播油菜在物化投入成本增加的情況下純收入比稻板田移栽增加1 050~1 200元/hm2。在實際生產中,綜合考慮生產用工成本和經濟效益,選擇機械淺耕撒播方式,在獲得較高產量的同時,省去了育苗、移栽程序,具有省工、節本、增效等優點,可在衡陽地區因地制宜進行推廣。具體操作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播種前用旋耕機進行淺耕,可提高土壤墑情,有利于種子著床,提高出苗率。種子用細土或細沙拌勻后撒播,能避免種子在空氣中失水或被鳥啄食。二是適當增加播種量(約為育苗移栽用種量的2倍),利用群體生長優勢,增加單位面積的有效角果數,彌補單株角果數及每角粒數的不足,從而獲得較高產量。三是及時間苗。由于直播密度大,如不及時間苗,就會因環境不良,互相爭光而削弱幼苗長勢。間苗要遵循“四去四留”的原則,即去密留稀、去病留健、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四是直播油菜根系淺,容易倒伏,因而生長后期要注意施用磷鉀肥,增強植株抗倒能力。同時,由于沒有深翻,田間雜草發生早且多,要重視雜草(特別是冬前雜草)的防治,播后芽前封閉除草1次,對效果不理想的田塊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補除。
4? ? 參考文獻
[1] 陽春喻,彭慶華,莊雪琴,等.衡陽市雜交優質油菜產業開發現狀及發展對策[J].作物研究,2009(23):126-128.
[2] 湯軍,夏其彬,魯繼紅,等.不同播種方式對雙季稻區油菜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2):32-33.
[3] 劉舉.不同播種移栽方式對油菜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12,24(2):29-30.
[4] 姚俊林,程小兵.不同播種方式對油菜產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6(3):12-14.
[5] 徐明桃.油菜不同播種方式對產量的影響[J].農機科技推廣,2016(1):45-46.
[6] 黃壽輝,楊特武,龍凌云,等.不同耕作播種方式對油菜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J].農業研究與應用,2016(4):23-28.
[7] 帥海洪,丁秋凡,陳衛江,等.雙季稻區油菜移栽與直播性狀比較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0(1):28-30.
[8] 張瓊瑛,周桂清,王國槐,等.播種期和播種方式對免耕直播油菜生產與產量的影響[J].作物研究,2004(3):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