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建軍 秦建洋 謝友祥 洪海清
摘要? ? 本文闡述了發布病蟲情報的意義,并介紹了病蟲情報發布的渠道,主要包括信郵、廣播、報刊、農民信箱、圖文電視、電視臺、微信等渠道,以期為提高病蟲測報的時效性和到位率、提升病蟲害監測預警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病蟲情報;意義;發布渠道
中圖分類號? ? S43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24-0095-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簡稱病蟲測報,就是系統、準確監測農田病、蟲、草、鼠的發生動態,并運用生物學、生態學、數學、系統科學、邏輯學等知識和方法,結合實踐經驗和歷史資料,對病、蟲、草、鼠害未來發生危害趨勢作出預測,為有關領導部門制定防治決策、指導農民適時防治提供科學的依據。病蟲測報被普遍認為是植物保護乃至農業生產的基礎性工作,將病蟲測報結果整理成規范的文本格式稱為病蟲情報。
1? ? 發布病蟲情報的意義
準確的病蟲測報和科學的防治技術,可增強病蟲害防治的預見性和計劃性,提高防治工作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使之更加經濟、安全、有效,是減少農藥用量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準確的病蟲情報可減少預防性用藥以及不必要的盲目防治用藥。若沒有暢通的渠道發布病蟲情報、未適時開展病蟲防控,就失去了病蟲測報實際運用價值[1]。為了增強病蟲情報的實效性和宣傳到戶率,需要多渠道發布病蟲情報,各渠道相輔相成構建一個完整的本地區病蟲情報網[2]。
2? ? 病蟲情報的發布渠道
為了充分發揮病蟲測報在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中的技術支撐作用,提高病蟲測報的時效性和到位率,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松陽縣測報站在病蟲情報信息發布上沿用信郵和廣播播報方式,隨著網絡和新媒體的發展,松陽縣增開了電視預報、微信、短信等發布渠道。
2.1? ? 信郵
信郵是將寫好的病蟲情報通過郵局寄送的方式傳送到用戶手上,是我國病蟲情報傳統發布方式,是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最主要的病蟲情報發布手段。優點:內容具體、信息量大、可長期保存,一些年紀大的老農戶喜歡看紙質版病蟲情報。缺點:傳遞層次多、傳遞速度慢、傳遞時間長、容易遺失、容易錯失病蟲害防治的最佳適期、不能最大限度發揮病蟲情報的作用,而且傳送人群受限,一般只是發送給鄉鎮農資店、種植大戶、鄉鎮農科員等少數人群,并不是所有農戶都能看到。
2.2? ? 廣播
廣播播報渠道是播音員通過廣播朗讀的方式發布病蟲情報。20世紀70—90年代,浙江省實現了戶戶通廣播,廣播是當時農戶最主要的信息來源途徑,廣播的早、中、晚時間段正好是農民早、中、晚三餐時間段,農民基本在家用餐,利用6:00、12:00、20:00這3個時間段用普通話和本地方言交替播報病蟲情報。優點:時效性強、傳播快、適應人群廣、入戶率高、收聽方便、便于所有人接收。缺點:播報內容簡潔、播報速度快、推薦用藥農民不易掌握。
2.3? ? 報刊
21世紀初,《新松陽》創刊,在松陽縣各機關單位和各村委會發行,每周二、四、六發行1期,是松陽人了解當地新聞和有關知識的主要報刊。松陽縣植保站利用《新松陽》在松陽縣覆蓋面廣和時效性強的特點,刊登病蟲情報全文進行病蟲預報信息發布。報刊發布方式的優點是信息詳實、圖文并茂;缺點是入戶率低、普通農戶獲取不方便。
2.4? ? 農民信箱發布
農民信箱發布是根據注冊用戶需求通過浙江農民信箱以電子文本附件和手機短信形式發布病蟲情報,針對的用戶主要是鄉鎮農科員、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這種方式需要用戶先到農業局信息中心注冊農民信箱用戶,植保站根據用戶要求建立病蟲情報發送組通訊錄,發布情報時通過農業局信息中心發布。松陽縣從2010年開始使用這種方式發布,全縣現有注冊農民信箱用戶逾500個,7年來共發布各種農作物病蟲情報逾90期。優點:傳播快,用戶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病蟲情報,突發病蟲害應急防控及時。缺點:電子文本形式要求用戶有較高的文化水平,會操作電腦,服務對象少。
農民信箱手機短信的內容要求簡單易懂,字數受限制,內容主要包括農作物種類、病蟲害種類、防治適期和1~2個防治藥方。例如,松陽縣2017年第2期病蟲情報手機短信版:小綠葉蟬和茶橙癭螨第一峰的防治,當茶園小綠葉蟬超過6頭/百葉和茶橙癭螨超過17頭/葉時,及時防治,小綠葉蟬選用22%噻蟲·高氯氟600 mL/hm2或150 g/L茚蟲威300 mL/hm2;茶橙癭螨選用99%礦物油4 500 mL/hm2或0.5%藜蘆堿1 200 mL/hm2,加水噴霧。
2.5? ? 圖文電視
圖文電視形式就是將病蟲情報通過當地圖文頻道以文字、圖像和音頻的形式全天候滾動播報。松陽縣植保站從2005年開始使用圖文電視形式發布病蟲情報,至今有10多年歷史。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病蟲情報全文播報,信息量大,電視畫面能把病蟲害知識、防治適期、防控措施全部以文字形式展示給農民,容易被接受,能普及農作物病蟲害、農藥、綠色防控技術等相關知識;缺點是播出速度過快,現在務農的都是50歲以上的老人,識字不多,不能跟上播放速度,需多次觀看[3]。
2.6? ? 電視臺發布
電視預報就是將病蟲情報縮寫成200字以內的精短訊,只寫作物種類、病蟲害種類、防治適期和防控措施,利用農戶喜歡看當地天氣預報的特點,購買當地電視臺天氣預報和新聞聯播中間20 s左右的時間段,通過播音員播報的形式發布病蟲情報。松陽縣植保站從2012年開始采用這種發布方式。電視預報優點是準時、覆蓋面廣、傳遞速度快、時效性強,缺點是時間短、容易錯失觀看。例如,松陽縣2019年第4期電視預報標題《草地貪夜蛾蟲情預警》,在本地還未發生之前利用電視預報讓大家了解草地貪夜蛾,并做好監測,內容是“草地貪夜蛾被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CABI評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屬于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是一種原產于美洲大陸雜食性害蟲,主要取食為害玉米、甘蔗、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為害過后葉片上有孔洞。麗水市蓮都區已有報道發生,近期極有可能入侵松陽縣。請廣大農戶高度重視,加強田間觀測,有可疑情況請及時聯系農業農村局植保站技術人員,電話8064073”。
2.7? ? 微信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很受大家歡迎。建立了病蟲情報群,有需求的人群可以加入,目前在群人數240人。群里除了發布病蟲情報外,也會有一些病蟲識別與防治交流,不作為個人交流使用群,禁止發送與病蟲無關的其他消息。微信交流實現了信息的即時性,可以應對突發病蟲害的預警與防控[4]。2019年草地貪夜蛾入侵松陽縣,在調查發生之后,立即將幼蟲形態、玉米受害癥狀、防治藥劑、防治技術等發在微信群讓其他種植玉米、甘蔗、高粱的農戶對自家田塊進行自查,很快就有農戶反映自家玉米田可能有草地貪夜蛾發生危害,植保站技術人員立即前往確認,確實為草地貪夜蛾。之后通過松陽在線微信公眾號發布了草地貪夜蛾危害癥狀、防治技術等,讓農戶對草地貪夜蛾印象深刻。
3? ? 結語
農藥減量行動開展以來,松陽縣多管齊下推進農藥減量工作,2017年農藥使用量為807.3 t,較2016年減少64.5 t,減幅7.3%;2018年農藥使用量為726.3 t,較2017年減少81 t,減幅10.1%。農藥減量措施有很多,松陽縣將農作物病蟲害測報作為最基礎的一項措施,近年來更新測報工具以加強田間病蟲害測報,創新病蟲情報發布方式。隨著病蟲情報發布途徑的不斷創新和增多,病蟲情報將以不同形式更快更好地傳遞到各級主管部門和各種植戶手中,將會明顯提高病蟲測報的時效性和到位率,提升病蟲害監測預警水平,充分發揮病蟲測報在農業生產中的應有作用,確保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
4? ? 參考文獻
[1] 張萬平,朱慶松,王忠亮,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作物病蟲情報發布中的應用[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7,27(1):103-104.
[2] 吳志信.現代信息技術在農作物病蟲情報發布中的綜合運用[J].安徽農學通報,2013,19(增刊1):124-125.
[3] 龔一飛,劉萬才.病蟲預報網絡發布方式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植保導刊,2011,31(11):48-50.
[4] 黃沖,劉萬才,姜玉英,等.微信公眾號發布病蟲情報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植保導刊,2017,37(10):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