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



[摘? ? ? ? ? ?要]? 以機電一體化專業為對象,研究如何在中高職銜接中應用現代學徒制,將現代學徒制的優勢應用到中高職銜接中,解決了中高職銜接過程中“3+3”構思不能完全實現、企業參與度不夠等問題,給出“知識銜接、技能銜接、崗位銜接”機電一體化中高職銜接的思路和方案。
[關? ? 鍵? ?詞]? 現代學徒制;中高職銜接;機電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128-02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技術進步、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打造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是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必由之路。
2019年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我國教育部門為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如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積極引進和試行現代學徒制等重要舉措,目前在中職、高職各類學校都開展了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將現代學徒制和中高職銜接進行交叉融合,以機電一體化專業為研究對象,構建了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中高職技能培養銜接體系。
一、中高職銜接目前存在的問題
“3+3”中高職銜接是江蘇省現代職教體系建設項目中的一項,它是由中職、高職、合作企業三方共同建設的項目。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過程中,經過市場調研及崗位需求情況調研,合作企業提出崗位任職能力需求意見,以高職學院為主體,與中職院校共同協商,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但實際情況與理想預估還有些不一致,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3+3”的構思不能完全實現
“3+3”中高職銜接的學制是首先完成3年中職階段的學習,在取得中職的畢業證書并滿足轉段條件后,進入高職階段完成后3年的學習。這兩個學習階段既可以統一也可以相互獨立,即學生在中職畢業后如果不滿足轉段條件或主觀上不想進入高職進行學習,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素養與普通中職畢業生無異。
江蘇省高職院校近百所,除少部分學院生源充足外,大部分學院都面臨招生壓力,中高職銜接的學生是高職學院的重要生源途徑之一,高職學院對這一部分非常重視。學生在中職完成兩年半的學習以后,根據計劃應該有一個學期的企業實踐,但是由于學生在參加企業實踐后,學習壓力驟然減輕,加之學校、企業管理不嚴,學生受到的誘惑增多,許多學生在完成企業實踐后就不愿意再回到學校繼續學習,導致高職的生源流失比較嚴重。針對這一現象,經過中高職雙方協商,很多實施“2.5+2.5+1”的方案,即中職的學生提前半年到高職進行學習,最后一年的時間進行企業實踐,這種實施方案使學生在中職階段的學習過程不完整,導致職業能力有缺失現象。
(二)企業參與程度不夠
目前現代職教體系中的中高職“3+3”項目,申報的主體由三家組成,即中職、高職和企業,但是在項目中沒有明確企業的職責和任務,也沒有相關協議和約束,導致在進行項目申報、方案制定過程中,企業的作用僅是浮于表面,沒有切實深入的合作。由于制度不健全,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也不高,流于形式和表面的東西比較多,導致人才培養目標不能很好地實現。
二、現代學徒制在中高職銜接培養中的優勢
2014年,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意見》,正式開始了現代學徒制的探索和實踐工作。
(一)情感上的優勢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借鑒了“傳統學徒制”“德國雙元制”等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開展起來的,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學徒制是一種師父帶徒弟的模式,在傳幫帶的關系下,師父、徒弟、企業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產生認同感,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與老師、同學朝夕相處,逐漸產生歸屬感。認同感、歸屬感的產生使學生在中職、高職學習過程中不易產生流失現象。
(二)技能銜接培養的優勢
現代企業對中職和高職學生的工作崗位要求存在差異,中職畢業后可以從事產品生產、設備操作等崗位,高職畢業的學生可以從事設備管理、維修和初級設計等崗位。中職和高職的六年時間里,學生在企業也存在崗位升遷和輪換,中職和高職在教育內容上存在著銜接,現代學徒制保證了學生在崗位技能的培養上也存在著銜接,使人才培養形成整體優勢。
三、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機電一體化中高職銜接實踐
中高職銜接的核心是課程銜接,現代學徒制的核心是雙主體育人,如何將兩者結合起來,實現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進行中高職銜接,我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做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
現代學徒制是隨著產業技術升級和職業學校教育發展應運而生的產物,中高職銜接是貫徹創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理念,搭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產物,從本質上講都是為社會培養人,培養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滿足企業需求、符合技術發展趨勢的高素質勞動者。機電專業的培養目標分兩個階段:(1)中職階段通過現代學徒制,校企雙方共同培養掌握機械、電子、液(氣)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機電設備的操作、組裝和調試的人才;(2)高職階段通過現代學徒制,校企雙方共同培養掌握先進制造業設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先進制造設備的維護、維修和簡單設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二)課程與教學內容的開發
1.企業調研
通過企業調研,確定機電專業在企業中的職業領域和就業崗位。本專業的中職學生畢業后可以勝任的崗位有一線生產制造、設備操作、裝配等崗位,高職畢業后可以從事生產設備的調試維護、設備管理、技術服務等崗位。
2.崗位能力分析
分析工作崗位的內容,明確崗位職責和能力要求(如表1)。表1 機電一體化專業中高職崗位能力分析
3.課程開發
課程開發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校內課程開發,二是企業課程開發。無論是校內課程或企業課程,都要考慮到中高職銜接的問題。根據國家“1+X”證書制度,我們課程應當圍繞電工職業資格證書中級、高級、技師的內容進行安排(如表2)。
(三)組織模式
校內課程的教學組織都采用模塊化教學和實訓室上課的模式,教師講授的知識和技能做到邊學邊練,及時掌握。在企業課程的教學中,采用一師多徒、一徒多師等多種形式,在同一階段可以進行崗位輪換,在中職、高職可以進行崗位升遷,不同崗位的變化可以安排不同的師父。在中職階段實習較好的學生,可以提前進入設備維修學徒進行工作。
四、結論
本研究基于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中高職銜接項目,以現代學徒制為背景,研究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問題,現代學徒制對促進中高職銜接發展的作用。中高職銜接搭建了現代職教體系的立交橋,現代學徒制則是這座立交橋的鋼筋混凝土,一方面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另一方面使六年的培訓學習能夠連續貫通。通過連續幾年的崗位鍛煉,學生能夠熟悉企業的多個工作崗位,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從學徒工到正式員工的蛻變。
參考文獻:
[1]單文周,李忠,周麗艷.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實施路徑探析[J].成人教育,2019(5):63-69.
[2]王東梅,王啟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體系:內涵、要素與特征[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19-24.
[3]章達賓,陳貴清.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9(2):103-107.
[4]唐超.中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銜接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7.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