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孟琳
[摘? ? ? ? ? ?要]?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職業(yè)人才的搖籃,招生門檻和本科院校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一差異性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表現尤為明顯。主要圍繞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和課程設計進行分析,結合職業(yè)教育特色,探討結合職業(yè)教育特色開展分層教學的教學策略。分析多層次生源給高職英語課程設置帶來的影響,分析了分層教學的開展策略,提出開展分層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構建英語第二課堂,創(chuàng)建英語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策略,以期能夠完善高職英語課程體系,提升教師教學有效性,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 ? 鍵? ?詞]? 多層次生源;高職英語;課程設置;完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162-02
英語作為高職院校的必修課,是一門公開課,每一個高職院校大學生都要學習這門課程。但是目前高職院校英語課程設置比較單一,例如教材內容單一、教師教學模式單一、作業(yè)布置比較單一等,學生對英語課的參與積極性并不是很高,學生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現象比較普遍。由于高職院校的進一步擴招,生源層次差異比較大,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單一的英語課程設置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本文從目前高職英語課程設置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和優(yōu)化英語課程體系的策略,以期能夠滿足不同水平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提升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一、高職多層次生源的影響
隨著新高考的改革,很多高職院校在進一步擴招,間接導致錄取分數線的降低,生源多層次性表現得越來越明顯。西部地區(qū)教育基礎比較薄弱,英語平均水平低于內陸城市,英語作為高考必考科目,自身就存在著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高校的擴招,導致了學生英語水平和成績參差不齊,給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大困擾。英語課作為高職院校的公共課和必修課,教學課時還是有保證的,大多數高職院校對英語課的重視度不夠,例如選取教材和職業(yè)教育結合不夠緊密、教師教學模式比較單一、課程設置也比較單一等,間接導致學生輕視英語課,大學生中間流傳著“六十分萬歲”,只要英語不掛科,拿到學分就可以了,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態(tài)度也不夠端正。
俗話說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高職院校多層次的生源,應該匹配多層次的教學機制,這樣能滿足不同水平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讓他們的象牙塔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高職英語課程設置,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專業(yè)、不同英語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設置多層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全力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
二、高職英語課程設置存在的不足
(一)英語教材和職業(yè)教育結合不夠緊密
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是職業(yè)精英人才,雖然英語課是很多專業(yè)的公開課,但是也應該和職業(yè)教育密切結合,凸顯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這也是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yè)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各個專業(yè)的英語教材是由學校和教研室商議決定,很多時候忽略了英語和職業(yè)教育的結合,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
(二)部分英語教師教育教學模式比較僵化
大學生具備了獨立思維,“灌輸式”的英語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適應大學英語教學,但是很多英語教師卻忽略了這一問題。仍然是以朗讀課文、翻譯課文、背誦單詞與語法教學為主,教育教學理念比較陳舊,不適應現代職業(yè)教育的創(chuàng)新理念。
(三)英語課程設置缺乏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高職英語教學主要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很少設置實踐環(huán)節(jié),很多大學生還是“啞巴英語”,還沒有具備英語交流能力,這也是困擾高職英語教師的大難題。筆者認為英語課程應該效仿專業(yè)課程,設置實踐環(huán)節(jié),例如英語情景模擬、商務英語會談等實訓內容,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三、基于多層次生源視角下的高職英語課程設計原則
(一)多元化原則
既然生源具備多層次的特點,英語課程也要圍繞這一特點開展教育教學。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都要進行分層,可以設計有難度梯度的教學內容,讓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聽得懂,讓英語基礎好的學生能有所提升,激發(fā)各個英語水平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分層性原則
高職英語教學講究的是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高職英語教學首先要做好英語基礎知識教學,例如基本的聽說讀寫訓練,首先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再進行稍有難度的口譯交際訓練,讓每一個水平段的學生都可以跟上教學節(jié)奏。
(三)職業(yè)化特色
高職院校辦學特色是職業(yè)教育,英語教學也應該結合這一辦學特色。例如針對不同專業(yè)的職業(yè)教育特色,開設特色英語課程,例如酒店管理專業(yè)增加酒店英語教學內容、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增加商務英語教學內容等,在提升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凸顯職業(yè)英語教育特色,提升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四、優(yōu)化高職英語課程體系的策略
(一)開展教學內容分層
筆者認為高職英語課程體系應該進行分級和分層,首先要從教學內容分層開始。各個專業(yè)的英語教師應該結合教授班級的學生高考英語成績、各個學期的英語考試成績,對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摸底,以便科學地制定英語教學計劃。英語教師結合英語教材和學生英語水平,首先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把基礎教學內容放在首位,例如每一節(jié)課的重點專業(yè)詞匯、主要句型、地道口語等,教師要把這些教學亮點篩選出來,讓每一個學生準確記憶。針對英語基礎好一些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能力提升訓練,例如編寫情景交際對話,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鼓勵學生積極用英語進行交流,正所謂“知識越用越靈”,學生說得越多、用得越多,對英語知識的掌握也就越牢固,不僅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效性也得到了提升。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基于多層次生源視角下的高職英語課程設計,可以結合學生的差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差異性分組,實現班級內學生的“優(yōu)化配置”。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和語言氛圍,對激發(fā)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英語教師可以采取“ABC原則”,讓英語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帶動班級內的英語學習氣氛,例如讓口語流利、發(fā)音標準的學生來朗讀課文,激發(fā)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例如教師在開展酒店常用英語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英語水平進行分組,采取弱、中、優(yōu)結合的原則,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讓英語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發(fā)揮優(yōu)勢,帶領其他組員學習,鍛煉自身的組織能力和英語知識運用能力。由英語成績的優(yōu)異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帶領組織員提煉出課文中常用的酒店英語對話,在結合互聯網搜索結果進行補充,英語基礎稍微差一些的學生可以負責資料的整理,小組長帶領組員編寫酒店英語對話,并負責修改其中的語法錯誤,為組員分配角色,進行口語交際對話訓練,營造濃郁的英語學習氛圍。
(三)構建英語實踐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是檢驗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的試金石。高職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實用性強,英語課程設置中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在英語課程體系中增添實踐環(huán)節(jié),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實踐,讓理論和實踐真正結合在一起,提升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工商管理專業(yè)的英語課堂教學中,留出一部分的學生自主實踐環(huán)節(jié),工商管理專業(yè)接觸的都是企業(yè)管理和商務洽談的知識,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商務英語會談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學生可以結合課本和視頻進行學習,還可以根據視頻對話內容寫出商務會談的內容,以此培養(yǎng)英語聽力和默寫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上午會談的模擬,讓學生根據自身專業(yè)教學內容,例如企業(yè)商務談判的內容、合同的制定等,把專業(yè)知識轉化為英語的商務會談,不僅可以建立英語和工商管理專業(yè)知識的聯系,還可以展現英語課程在職業(yè)教育中的重要性。這樣做可以提升學生對英語課的重視,學習到更多的和本專業(yè)相關的英語知識,為日后的就業(yè)增添砝碼。
(四)構建英語第二課堂,完善英語課程評價機制
社團文化是大學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高職英語課程可以借鑒社團,構建英語第二課堂,并完善英語課程評價機制。例如各個專業(yè)的英語教師,可以結合大學生對英語教學的學習興趣和職業(yè)英語教學的趨勢,和學生攜手打造英語社團,例如英語文學社團、英語戲劇表演社、英語音樂社團等,把英語社團當作英語第二課堂,把英語教學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為英語教學增添新的活力。大學生的學習時間比較自由,英語社團可以把學生的課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把喜愛英語的志同道合的學生聚集在一起,一起探討英語文學與文化,感受英語的魅力。例如,英語戲劇表演社可以把經典的英文電影、話劇搬上舞臺,通過大學生喜愛的戲劇表演模式呈現英語的魅力,在校園內進行演出,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英語戲劇社的成員在日常排練中,就是一次英語知識的實踐學習,可以提升大學生的英語口語和交流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深入了解英語文化,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英語教師可以擔任英語社團的指導教師,結合社團成員對英語第二課堂的建議,完善英語課程體系,其他學生可以從英語社團表演中感受英語的魅力。教師可以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對英語課程和第二課堂的建議,完善英語課程的評價機制。
總之,高職院校英語課程體系要結合多層次的生源背景,再結合職業(yè)教育特色,開展分層教學,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分層,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高職英語教師還要結合新時代職業(yè)教育理念,完善英語課程體系,既要傳授英語知識,也要開設英語實踐環(huán)節(jié)和英語第二課堂,開展職業(yè)英語教育教學。高職英語教師應該積極了解各個專業(yè)的教學特色,并把其融入英語課程體系中,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成.高職英語“分級+”教學模式探究:以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為例[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16(6):106-108,121.
[2]姜峰.基于就業(yè)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模塊化教學改革探索[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1(2):118-120.
[3]雷原揚.淺析高職公共英語課程建設的發(fā)展思路:以河南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才智,2017(5):68.
[4]張彩萍.多層次生源背景下高職英語分層教學實證研究:以蘇州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4(6):28-30,81.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