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正橋
[摘? ? ? ? ? ?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入中職德育課課堂體現了國家的政治要求、中職德育課教學的本質要求和中職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為此,中職學校德育課堂教學必須圍繞“學懂、弄通、做實”三個方面,有效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頭腦。
[關? ? 鍵? ?詞]?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職德育;課堂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006-02
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中職德育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就是將“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創新成果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實現“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入中職德育課課堂的必要性
(一)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的重要政治要求
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全黨全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決定》指出“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和豐富內涵”,并要求“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作為黨和國家意識形態傳播重要力量的中職德育課堂理應成為學習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陣地,德育教師有責任為此而努力。
(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職德育課教學的本質要求
政治性與時效性是中職德育課的重要特性,德育的開展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并與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緊密結合。當前,國際局勢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我國也正處于轉型變革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全面改革步入深水區的重要時刻,面對多元化的發展形勢,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職德育課成的有機融合,引導學生對國際國內發展形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樹立國際眼光和戰略思維,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有重要意義。
(三)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職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柱,引領他們突破層層阻礙,茁壯成長。中職學生普遍知識薄弱,文化基礎差,缺乏學習積極性,同時作為“00后”的他們成長環境復雜,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而成長,接收信息的途徑更為多樣,但是互聯網上的信息有好有壞,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強而且辨別能力差,極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侵蝕,通過學習新思想,為中職學生提供了正確的思想保證,有利于他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二、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教學在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存在問題
(一)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機械替換德育課教材內容
在進行德語課程教學時,部分教師只是簡單機械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新理念、新提法原封不動地替換教材中的原有內容,讓學生不加理解地死記硬背,沒有做到新舊內容的合理取舍,既不解釋“來龍”也不講解“去脈”,該做法的實質是將新時代習近平思想與我國國情和社會客觀實際相隔離開,這樣一種灌輸式教學只會讓學生淹沒在大量碎片化的知識中,學生無法進行新舊知識之間的對比和聯系,無法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極其容易導致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片面化理解和碎片化認識,其結果是形式上進課堂,實際無法進頭腦。
(二)德育課堂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淺層印證宣講會
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作為課堂教學必提的教學內容,每堂課和每個知識點的講解必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甚至為了宣講而出現教學單點對應。這樣的教學無法真實體現該思想的豐富內涵和深刻精髓,也會導致學生覺得過于抽象、難以理解,更無從談接受、內化成為自身的信仰,導致學生越發對德育課缺乏興趣甚至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抗拒感。
(三)十九大內容和與德育課教學內容相脫節
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切實學習領會十九大報告的重要精神指示。但現實的情況是,中職學校部分任課教師并沒有領會十九大的重要指示,而是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完全脫離教育領域的一個獨立任務,在課堂上設置獨立的專題講座給學生介紹習近平的治世治國理念、未來規劃以及思想精髓,而沒有將其與德育課程教學內容有機融合在一起。這與國家的相關政策與要求相違背,也未能體現德育課的時效性、政治性的特點。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入中職學校德育課路徑探析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領會黨的十九大的指示精神,要切實從學懂、學通、做實三個層面做足功夫,因此,為了促進德育課程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效融合,提高該思想進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的實效性,也應綜合實踐,圍繞“學懂、弄通、做實”,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以知識技能為依托,讓學生學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作為構建美麗中國藍圖的思想指南,其突出特點之一就是“新”,新內容不是孤立的。它與教材中的舊內容有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把握兩者聯系的基礎上作為時政資源開展教學,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深刻把握該思想的要義,增強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更有助于增強學生對相關內容的認同與理解,做到一舉多得。如在講授“增進民生福祉”內容時,先結合農村學生免學費的政策,讓他們談談國家制定這個政策的目的,接下來引導學生體會國家重視教育、發展教育事業的深刻意圖,再根據十九大報告中有關教育板塊的內容,教育決定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重要的事業,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以此導入本課主題——優先發展教育:學有所教。
(二)以探究作導向,促使學生切實學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要想達到學生切實弄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目標,單靠課本、文字、教師的講解是不夠的,學生只有通過實踐和探究,才能真正自覺將意識轉化成行為、將理論內生成實踐。例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涉及“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等內容,在講授“消費和消費觀”內容時,先對學生使用的手機品牌和型號做了一個調查,并讓學生分析消費心理。然后就“中職學生是否應該追求時尚”展開辯論,使學生在與他人和交流探討中自覺樹立合理、科學的消費觀念。同時,在探究中學生將逐步產生對相關思想內容與課本觀點的認同感,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這對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也是極其有利的。
(三)以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為目標,讓學生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行動是意識的綱領,實踐是理論的最終目的”,在全社會營造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烈氛圍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深刻領會該思想的精髓并以新時代的特色思想作為意識先導,用新論斷指導實踐,從而樹立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正確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不斷前進不能沒有文化的滋養和熏陶,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一個國家繁榮興盛和民族壯大的重要保障,如果一個國家的文化衰弱下去,那么國運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在進行“文化自信”的教學研究時,首先播放廣州永興坊的介紹視頻,再結合習總書記視察時“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的講話,讓學生完成社會實踐:尋找自己家鄉的記憶并做成海報或PPT進行介紹,并就如何保護這些家鄉記憶寫一份建議書。通過此類實踐,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四)完善教學內容,充分體現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
德育課程的設置必須立足于全局,對原有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專題充實完善,做到既全面覆蓋德育課程的重點問題,又能充分詮釋習總書記的治世理念。例如,“哲學與人生”課的任課教師應主要挖掘該思想與唯物辯證法之間的聯系,揭示其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擔任“經濟、政治以及社會”教學的教師,應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政治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性成就,認真學習理解新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職業生涯規劃”課的任課教師應著重把握習總書記對未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構想以及對廣大青年的殷切期望與學生的生涯規劃、自身發展相結合,提高他們的“四個意識”。“職業道德與法律”課任課教師應該把學生的專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相結合,從法律與道德兩個角度體現對學生的全面要求,增強他們的法制意識、提高職業道德、做新時代的先進帶頭人。
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教師要及時深刻地領會該戰略思想的基本要義和精髓實質,從社會主義發展和建設的現實情況出發,積極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德育課的基本觀點和原理相融合,做到有理有據,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提升德育課的教學效果,發揮德育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2]全面準確深入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N].南方日報,2017-11-04(1).
[3]楊大光.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路徑初探[J].吉林教育,2018(1).
[4]習近平.切實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EB/OL]http://news.cctv.com/2017/10/28/ARTIGlyJQOAaPxEDf1KlkrDm171028.shtml,2017-10-28.
[5]楊有平,金阿寧.學懂、弄通、做實:讓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課堂[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4):27-28.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