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 ? ? ? ? ?要]? ?人文教育是近些年來中職教育一再強調的改革方向之一。然而,就目前整體情況來看,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和技能傳授而忽視人文精神培養的問題,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綜合素質普遍較低,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發展要求。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提升我國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進而推動我國旅游行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除了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外,還要重視并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對此進行論述。
[關? ? 鍵? ?詞]? 人文教育;中職;旅游教學;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172-02
隨著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重任的中職學校也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其中,滲透人文教育是當前中職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尤其是旅游專業,學生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審美情趣以及品位修養才能在將來走上社會后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所以,在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勢在必行,這是優化教學效益、實現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舉措。本文立足于中職旅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義,就具體的滲透策略展開探討。
一、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義
旅游業是我國的經濟支柱型行業之一,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同時這也是一門服務行業,從事旅游職業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較高的審美情趣和品位修養,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旅游者追求獵奇、享受、刺激、愉悅等各個方面的需要。與此同時,我國有著眾多人文景區,而且歷史悠久、幅員遼闊,文化底蘊深厚,從事旅游行業的人員必須了解景區文化內涵,才能對其進行弘揚和傳播[1]。所以,中職旅游專業教學有必要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滲透人文教育。人文素養是每個人必須要具備的基本態度和基本品質,其內涵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分別是人文行為、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知識。其中,責任感和歷史感是人文素養的重要構成[2]。旅游業是我們重要的文化產業,具有很強的人文屬性。對旅游服務業而言,服務工作中的人文內涵是核心價值。在當前這個現代化社會,旅游業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換言之,適合當前旅游行業的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專業技能以及較高的專業素質,還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除此之外,一名合格的旅游從業人員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審美修養、哲學和歷史修養、政治理論修養、文明禮儀、倫理道德、文學藝術、語文文字修養等[3]。所以,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改革必須要重視并加強人文教育,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高水準、高素質人才。
二、中職旅游教學中人文教育的滲透策略
(一)提升學生對人文的重視程度
很多中職旅游專業的學生錯誤地認為,社會需要的是技能型人才,所以只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將來就能融入社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旅游從業人才。正是學生的這些錯誤思想觀念,導致中職旅游專業教學質量不樂觀。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認識到人文的重要性。換言之,只有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人文的價值和效能,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動。所以,中職旅游專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過程中,要立足實際采取相應的措施,不斷引起學生對人文的重視,以此喚醒學生學習人文的動機與興趣[4]。例如,旅游專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不同地區的不同風俗習慣,比如在阿塞拜疆、埃及等地方就餐的時候,均有不能隨意拿鹽瓶的習俗,這是當地人的禁忌。在埃及,如果人們在就餐的時候拿起鹽瓶,是對廚師的極其不尊重;而在阿塞拜疆,如果人們在就餐的時候往菜里面加鹽,會挑起爭端。這些在我們眼里看來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卻可能給游客的旅行帶來糟糕的體驗。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旅游從業人員,這些文化常識是必須要了解和掌握的,并不是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服務精神就可以勝任的。這樣的內容引入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學習人文的重要性,從而喚醒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本教育理念
新課改反復強調在教育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而人文教育的滲透也需要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先要針對自我教學理念進行端正,結合人文教育內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站在“人”的角度,注重學生個性的解放,了解并掌握人的天性,在這個基礎上對旅游專業教學的具體方向以及開展內容進行貫徹落實[5]。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強調并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在學習活動中,興趣是最強的內驅力,是最好的老師。以興趣為立足點進行人文教育,教師可以強化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將學生的活動參與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對旅游專業知識內容做到充分了解。與此同時,旅游專業教師還要針對傳統課堂上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即傳統的“填充式”教學方式、“一言堂”課堂形式等,取而代之的是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每一種教學方式都要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且針對學生的獨特想法以及個性予以尊重。與此同時,旅游專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或者課下時間的在線交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和實際需求。除此之外,在教學實踐中,旅游專業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相關潛力進行挖掘,按照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學生的個體特長進行培養,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習得知識的同時樹立樂觀、積極的心態,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以有效發展,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6]。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學活動開展的順利與否、高效與否,與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程度有著密切聯系,所以教師要重視與學生之間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為人文教育的有效滲透以及價值發揮奠定牢固的基礎。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通過對中職旅游專業的教材進行分析后可知,教材中含有豐富的人文教育因素。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進行充分挖掘,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喚醒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情感,使學生認識到旅游教材上的知識并非是簡單的符號,而是形象、生動、有價值的畫面。在以人文教育滲透為導向的教育背景下,旅游專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這一重要載體,以此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如旅游專業的教材涉及的人文因素有世界各地風光、國家民俗風情、可持續發展、生態旅游、人文旅游資源、自然旅游資源等,這些均可以作為對中職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素材[7]。在對這些人文旅游資源以及自然旅游資源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其中的差異性進行體會,并且對這種差異的原因進行思考。一般來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人文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即使是同一個國家,不同地區的人文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些均是由文化背景所決定的,其中涉及豐富的人文教育因素。除此之外,人類文化發展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每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尤其是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民風等,應當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對景點進行講解的時候,應當對景點背后的人文元素進行挖掘,再將自身的情感充分調動起來,爭取在給學生講解的時候做到聲情并茂,使學生充分體會其中的語言美,并讓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將學生對美的追求充分激發出來。
(四)利用多媒體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
多媒體具有資源共享的特點,在旅游專業教學改革中,教師在實施人文教育的時候,除了對教材中的人文元素進行挖掘之外,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開發課程資源,尤其是人文素材,以此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這對彌補教材不足,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如旅游專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引進一些國家風土人情、生態旅游等相關的素材,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將人文教育滲透其中。除此之外,多媒體還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除了可以用來開發課程資源,還可以用來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集文字、動畫、音響等多種文本形式于一體的優勢,將課堂上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的旅游事物或者抽象的內容以圖片或視頻等方式展示出來,從而給學生營造愉悅的、歡快的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學情境可以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這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如在講到自然景觀,如廣袤的沙漠、神奇的巖洞、秀美的山脈等山水風景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其播放出來。在講到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等文化景觀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培養學生的美感,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充分激發出來,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養,這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事業長足發展以及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一個以人為本的行業,旅游行業注重文化內涵的體現與表達。所以,在旅游專業教學中融入人文知識非常有必要,這是提升教學效益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作為未來旅游行業的從業者,中職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要對人文理念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在將來從事旅游工作的時候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愉悅的旅游體驗。所以,中職旅游專業教師要認識到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對旅游行業人文內涵進行深入研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針對性改革,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高水準、高素質的旅游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曉莉.中職旅游教學與人文教育理念的滲透性實踐探析[J].福建質量管理,2015(8):185.
[2]王華麗.淺論中職旅游教育的職業化發展[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2):130-131.
[3]酈偉豪.中職院校加強人文教育探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63-64.
[4]何華美.對培養具有人文素質的中職旅游專業人才的幾點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0):52-53.
[5]鄭欣.對于人文教育在旅游專業教學中位置的思考[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6(6):65-69.
[6]金蘇春.全球化背景下中等旅游職業教育呼喚人文教育[J].內江科技,2008(7):160-162.
[7]田凌云.舉知不應遺人文:論加強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58-61.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