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軍
[摘? ? ? ? ? ?要]? 以“互聯網+”時代國際貿易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以當下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和“互聯網+”時代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對策為主要依據,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流于表面形式融合度缺失、缺少創新創業實踐經驗、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不完善、實現對接外貿發展形勢,準確定位人才培育目標、開發國際貿易創新創業人才課程體系、培育三維創新創業師資隊伍、搭建國際貿易創業平臺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互聯網+”時代國際貿易創新創業人才發展,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 ? 鍵? ?詞]? “互聯網+”時代;國際貿易;創新創業人才;三維師資隊伍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296-02
國務院在政府在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事業發展,通過“雙創”為社會贏取更多經濟利益,積極鼓勵院校和不同企業能夠對各種資源開放處理,建立平臺,實現資源和經濟共享,從而可以實現線上線下結合教學,將企業創新理念融入院校教學中,為其打造“雙創”升級版教學模式。基于“互聯網+”時代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培養更多創新創業人才,將人才培養模式和國際形勢接軌,推動我國各項事業發展。
一、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互聯網+”時代下跨境電子商務在新時期下迅速發展,使以往貿易形式發生了變化,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貿企業門檻,不過現在很多技工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人員并未結合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定位,一直停留在業務開發和報檢等基本工作和技能培養上,盡最大努力為社會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外貿業務可以徹底規避風險,在市場中努力開拓小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將各種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常態化工作中[1]。
(二)流于表面形式,融合度缺失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下各所院校都將創新創業內容作為選修課程內容,教學內容并未結合專業內容進行針對性設計,注重向學生講述理論知識,對學生思維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不夠重視,現在很多院校內納入了創新創業教育,不過都是以選修公開課為主,和專業融入度缺失,無法從根本上體現出國際貿易的專業基本特征,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國際貿易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本需求。
(三)缺少創新創業實踐經驗
國際貿易專業的師資通常都是科班出身,從院校畢業后直接到各所院校內從事教學工作,外貿實戰能力不強,創新經歷缺失,解決社會上存在的實際問題能力不足。已經出現很多院校鼓勵教師到相關企業學習和實踐,由于監督機制不完整,教師實踐都是在表面形式上進行,效果并不完整和明確[2]。教師實踐和實際情況不符,從而導致教師無法從實踐中準確定位國際貿易動態變化信息和內容,對教師培育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具有阻礙作用。
(四)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不完善
現在很多院校內成立了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不過因為缺少資金以及場地相關機制制定不足,導致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缺失。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一定要基于STMTRADE和POCIB模式實訓軟件完成基本工作,此種模式重點培育學生的操作性技能,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夠重視。
二、“互聯網+”時代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互聯網+”時代下,國際貿易專業是教學的出發點,要基于此對院校國際貿易創新創業人才平培養路線進行分析和研究,實現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將跨境電子創業人才作為關鍵任務,將國際貿易專業作為出發點,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準確定位,結合院校實際情況開發和制定全新人才培養方案。積極努力培育三維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為人們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從中不斷探索和分析創新創業人才路線。
(一)實現對接外貿發展形勢,準確定位人才培育目標
院校培養人才一定要將專業突顯出來,注重強化人才培養的職業性和創新性,朝著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方向進展,由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國家提出的根本對策和戰略性目標,商品以及服務要從原有的輸出形式轉變交易類型,實現對外開放的全新業態。此背景需要學生掌握固定的業務處理技能和知識,還要掌握專業知識,從而可以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定位和分析,無限滿足人們的需求[3]。在院校教學內實現專業和人才需求對接形式,通過自身努力多次組織和開展各種對外企業學習機會,并經常和專家調研和學習,針對“互聯網+”時代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行研究和分析,對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進,實現專業和國際貿易知識的融合,重新執行和修改人才培養方案,重點突出人才培養模式,將創新創業融入國際貿易專業教育之中,由于人才培養目標,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積極融入不同專業之中,實現對教學和培育目標的全面升價和定位[4]。
(二)開發國際貿易創新創業人才課程體系
國際貿易專業課程一般可以分為公選和專業兩種類型,不能充分體現職業培養的需求,加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外貿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跨境電子商務是新時期出現的終極產物,也是對外貿易的全新業態,所以新時期需要對以往課程內容進行升價和優化[5]。要基于企業調研工作上,再結合不同院校實際情況和專業特征,將實踐創新作為培育的目標,再結合基本技能滿足外貿人才的基本需求,使專業基礎知識和創新創業內容能夠充分結合起來,強化創新創業課程學習體系,構建逐層遞進、有效連接的“133課程體系”,1是指目標,就是基于專業基礎確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3是能力,要求制定的內容能夠使人才具外貿職業能力、跨境電子業務以及創新創業能力[6],另一個3是指模塊,重點是課程設置內容,可以分為能力課程、專業課程和跨境電商實踐課程,借助三種模塊對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進行培養,從根源上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基本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注重和財經基礎知識的融合,不斷強化學生的外貿崗位從業基本能力。創建電商創業實踐教學內容,使人才能夠順應未來生活和發展。“133一體化課程體系”能夠順應“互聯網+”時代下新業態外貿行業發展趨勢,重點突出行業基本目標,使學生在不斷學習中具備創新意識和外貿職業能力,從而無限強化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
(三)培育三維創新創業師資隊伍
教師是人才培育方案的執行人員以及人才培育人員,所以教師能力和水平會直接影響到人才最終質量,現在很多國際貿易專業師資隊伍都是畢業后直接入職的,掌握的知識都是以往國際貿易理論,缺少創新創業意識,實踐性不足,從而使師資隊伍和人才目標不符合。所以在“互聯網+”時代下需要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綜合素養強、具備外貿素養以及創新創業能力的師資隊伍,為國家貿易人才培養奠定基礎和保證。師資隊伍建設要注重提升“雙師”素質,在師資隊伍建設中要始終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原則進行,將教師、企業專家以及創業企業家融合起來形成三維教學隊伍,提升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專人任職教師自身的能力直接決定了專業的可塑性以及競爭能力,為最大限度提升教師電商業務基礎知識和創新技能,要在每年都安排相關人員學習業務基礎知識,并且知識學習不能缺少一個月,和企業專家以及創業人員共同建立實踐工作室,在辦公室內進行學術研究和分析,結合時代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進和創新,為培養人才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學內容,從根本上無限提升專業教師的綜合能力和素養。還要邀請外貿企業人員到院校內講座,參與人才目標制定方案修訂,為人才培養提供真實訓練,對學生學習進行指導。還要邀請一些創業成功的畢業生和成功人士成為人才培養的兼職教師,在院校內定期開展各種培訓講座活動,為學生創新創業發展提供最有效的指導[7]。
(四)搭建國際貿易創業平臺
現在我國各所院校內成立的創業平臺不夠完善,和企業合作一直堅持共建、共贏和共享嚴責,由教師專門負責,企業專家和表現優異學生共同成立“雙創”工作室,以創辦的工作室作為基礎,搭建貿易跨境實踐平臺,努力招募具備創新思維的電力商務人員,激發人才的學習興趣,進而可以組建質量更高的創業隊伍。首先要和企業進行合作,企業搭建平臺,并提供各種銷售產品,學生在其中承擔創業產品銷售工作,依舊簽訂合同、劃分利益。以現在發展情況分析,此種形式學生以及企業的參與意識都是非常強烈的,并且效果非常好,能夠幫助企業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風險,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有利條件,使學生更加熟悉電子業務流程,滿足人才培育以及社會發展需求,實現校企雙贏局面,學生在其中承擔的責任就是企業員工,能夠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創業教師指導下,可以完成產品銷售的所有工作流程,為學生自主創業提供思路。所以在“互聯網+”時代下要努力搭建各種創業平臺,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實現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創新創業的結合,有效連接、逐層遞進,從而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要基于“互聯網+”時代實現專業升價和優化,將以往國際貿易專業框架作為基礎,以創新創業為主要內容,對專業人才進行定位,為院校人才培養制定一體化教學模式,形成三維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為人才培養提供跨境貿易平臺,從而無限提升國際貿易專業的競爭意識,基于“互聯網+”時代和“雙創”背景下,對外貿行業進行全面培育,實現電商業務技能和創業素養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
參考文獻:
[1]杜運蘇,陳小文.“互聯網+”時代國際貿易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11):25-26.
[2]劉燦亮.“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雙創”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8(3):18-23,35.
[3]沈潔.新形勢下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探析[J].中國商論,2018,767(28):190-191.
[4]呂文官.“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020(5):165.
[5]馮語坤,向程.“互聯網+”形態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17(1):64-66.
[6]江帆.高職“互聯網+外貿”雙創人才的培養路徑研究[J].中國商論,2017(2):182.
[7]余婷,錢翀.互聯網背景下國際貿易的創新與發展[J].納稅,2017(35):117-118.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