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中欣國際實驗學校 高之至
小學數學知識有一定邏輯性,這樣的邏輯性包括數學學習活動中的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由具象到抽象和概括與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思維訓練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數學課堂中,思維訓練的培養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性質、法則及數量關系等,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及應用,在思維訓練方法上,相關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深入感知數學教材內容,記憶相關內容,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學生學會思考,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并將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以促進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及創新能力。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為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提出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實際問題,教師無需在短時間內給出答案,而是可以給予學生合理的引導,確保學生具有充足的思考時間,沉淀學生思維。如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這一課時,針對三角形的分類,主要是為學生講述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特點,同時還讓學生充分認識等邊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針對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可以三角形分類作為問題切入點,在課堂中列出如下問題讓學生思考:三角形按照角進行分類能分成幾類?可以應用不同圖形表示三角形的類別嗎?三角形按照邊進行分類,可分成幾類?采取這樣的問題設計,可讓學生在課前就對所學的知識內容做一定思考,帶著問題、想法進入數學課堂學習中,顯著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教師可以創設相關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維方向,提出一些具有邏輯性、啟發性與層次性的數學問題,同時,這些問題還需能夠激活學生思維,不超過學生認知水平,以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可形成順向、逆向與發散性思維,進而讓學生形成科學思維。如在《圓柱與圓錐》這一知識點教學中,關于圓柱體及圓錐體的面積計算,教師可指導學生先掌握思維的簡單應用,之后讓學生掌握多項思維的面積計算。幾何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思維,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比如可指導學生解答一些圓柱體及圓錐體的面積計算問題,先引導學生借助分析法及綜合法運用數量關系解題,之后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推理及確定解題思路,在學生分析題中數量關系及已知條件的時候,可加強順向及逆向思維的訓練,引導學生學會科學訓練。
疑問屬于學生思考的前提,學生無疑問就不可能產生思考。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教學屬于不斷設疑及答疑的過程,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必須要精心設計或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并且設計的問題也需考慮教材重點、學生實際,幫助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如在學習《因數和倍數》這一數學知識內容的時候,關于其中概念知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幾倍,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索積因為因數的縮小而縮小的數學規律。之后教師可以設計如下的問題:20×9=180,10×8=80,5×8=40,這是一個尋找數學規律的問題,學生需要深入分析問題,并且從中尋找到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借此教學來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猜想及驗證,之后總結出數學規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重視設疑這一鋪墊作用,使學生可更好地發散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獨立思考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思考后進行分享及交流,可掌握更豐富的數學知識內容。然而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在學生回答問題后立刻給出評價,而且只是對問題答案判斷做出簡單的評價。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延遲教學評價時間,給予學生充足思維時間,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可以相互分享、相互分析及相互討論,以顯著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如《因數和倍數》這一知識的實際運用實踐中,關于倍數知識的學習,在教學后,教師向學生提問:小李在8 歲的時候,妹妹的年齡為小李的一半,現在小明16 歲了,這時候妹妹的年齡是多少?在提出這一問題后,有學生快速給出答案:8歲,但是過了一會兒又有學生回答:12 歲。顯然第二個學生的回答是正確的,針對這一情況,教師不可在第一時間對學生的回答立即進行評價,而是需適度保持沉默,讓學生推算結果,通過適當推遲評價時間,可讓學生有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另外,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訓練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還要開展豐富開放的課堂活動,聯系生活或者實踐性強的練習思考題,從而鞏固、深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如“圓錐的體積計算”,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圓錐,在練習中給出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讓學生進行面積計算,使其的數學思維得到豐富和拓展。
總之,數學思維能力為重要認知能力,在具體思維能力的培養中,教師可通過為學生設計合適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同時,教師還需對學生進行適當點撥及指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讓學生學會自我反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