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安順市若飛小學 陳 洋
教師希望學生具備數學學習的核心素養,應當首先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應用技巧。故而教師應當從小學階段開始,為學生構建數學本真課堂,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基本科學素質。這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摒棄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一切教學活動回歸本源,喚醒學生心中對知識的渴望和興趣,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表現,用一種兼容寬懷的態度來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象征,經過千百年的系統發展,數學已然成為系統科學的綜合性學科。從簡單的數字到基本的圖形,從事件的概率到數據的統計等,諸多知識構成了當前的數學海洋。與此同時,數學知識中各個部分互為基礎和補充,各個知識點相互證明并存在著緊密的關聯。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高屋建瓴,跳出各個知識點,從更宏大的方面展開分析,指導學生用更為本真的態度和心理去學習。教師根據本真課堂的要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分析,能夠幫助學生從生活化的角度思考問題,通過向學生展示其喜聞樂見的內容,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例如,教師為學生講解關于“百分數”的相關知識,需要教師貫徹本真課堂“樸實而深刻,簡約而靈動”的要求,使學生樂于學習,充滿求知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選材應當緊貼生活實際,尤其是講述“百分數意義”的生活化探究環節,教師指導學生先進行百分數的讀寫練習,而后向學生解釋運用百分數表示相關數據的優越性,最后要求學生思考生活中的情境,哪些包含百分數的相關知識和具體應用。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對于百分數的相關知識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同時學生的邏輯更加嚴密,能夠有條理地闡述觀點。由此可見,教師通過本真教學,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數學核心素養。
人類從文明初始階段就在不斷認識數學,小學數學作為人類基礎數學知識的集合,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當前教師進行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中,需要從本真教學的角度出發,觀察學生的本真反應,并運用有效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積累。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需求,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從數學文化的角度展開教學,為學生介紹數學的獨特美感,指導學生體驗煩瑣計算之后的簡潔之美、看似雜亂無章的數字之間的規律之美以及各種圖形之間的關聯之美,使學生在本真教學的環境下體驗數學的實用之美,為學生培養自身數學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例如,學生學習“行程問題”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設計一道題目:甲、乙兩人從相距100 米的兩地相向而行,甲速度2 米/秒,乙速度3 米/秒。狗從甲處出發,以6 米/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掉頭沖向甲,如此反復,直到甲、乙相遇。問狗共跑了多少米?學生遇到此類問題,若是單純思考狗的運動長度,便會陷入誤區,教師根據本真課堂的教學原則,對學生進行引導,指導學生思考運動時間,最終學生順利得出正確結果。教師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在本真課堂中糅合數學探究,指導學生走出思維的誤區,學生也更能從中領略數學的簡潔之美。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各種公式和概念直接反映相關數學元素的關系。對于學生而言,這些相對抽象的知識和概念難以理解,同時,各個數學公式之間的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理解困難的現象思考解決問題之道。教師應當綜合多種教學方法,按照學生最喜歡的方式進行演示和講解,為學生清除理解方面的困難,有效提升本真課堂的教學效果。對應荀子《勸學》一文中的“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以及任務驅動教學法等等。從本真課堂的實踐角度出發,創設民主、平等、有趣的數學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公式、概念的認識水平,指導學生理解相應解題步驟中蘊含的解題思路。教師應當摒棄傳統“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從理解數學思想為切入點,積極探索學習知識的樂趣。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從構建小學數學本真課堂著手,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發現學生學習需求,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升本真課堂教學效果。綜合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方面面,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