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生米中學 熊桂英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陷入數學學習的困難之中,影響了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發揮。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理論出現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給數學教學帶來了新鮮血液。教師應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促進數學課堂教學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傳遞數學知識,一般采用按部就班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對數學的興趣,因此影響了教學有效性。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情景教學的方式,為學生營造直觀化的場景,讓學生以直觀的方式觀察抽象的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中心對稱》的時候,我為學生準備了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視頻中尋找中心對稱圖形。為了能讓學生更準確地完成任務,我為學生講解了中心對稱圖形的基本概念,即在平面內,把一個圖形繞著某個點旋轉180°,如果旋轉后的圖形能與原來的圖形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作中心對稱圖形。在理解概念的情況下,學生開始尋找視頻中的中心對稱圖形。有的學生發現,視頻中的拱橋是中心對稱圖形;有的學生發現,視頻中的埃菲爾鐵塔是中心對稱圖形;有的學生發現,視頻中的西瓜是中心對稱圖形……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仿佛走入了視頻之中,身臨其境地對中心對稱圖形進行探索。通過營造豐富的教學情境,學生掌握了數學的基本概念,也能夠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認識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自主探究一直是新課程改革所關注的問題,希望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探究性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在探究的過程中發掘自己的潛能,從而實現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應設計自主探究的環節,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能力來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數學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時候,其中有探究圓和圓的位置關系的問題。在之前的教學中,我一般是設計好探究步驟,讓學生按照我的思路進行學習。但是在本次教學中,我一改常態,讓學生根據以往的經驗,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行探究。剛開始,很多學生不知該如何下手,我將探究圓和圓位置關系的幾個要點列在黑板上,讓學生作為探索過程中的參考。漸漸地,學生找到了自主探究的感覺,能夠主動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并通過自己的能力來實現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潛能得到了發揮,并且能夠將自己放在教學的核心位置上,一切以自己的發展為主來開展探究活動,從而實現了綜合能力的發展。
數學教學的核心在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而小組合作是學生取長補短、吸取精華的重要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團隊的共同合作中感受集體的力量,并在互幫互助中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小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學習,使學生能夠實現數學思維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我讓學生幾個人結成一個小組,共同尋找生活中常見的一元二次方程,并且使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的小組認為,在生活中有很多兩輛車共同行駛的問題,如果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思想,將兩輛車分別以x 和y 來代表,再根據其他數量關系列出等式,那么就能夠通過非常簡便的方法得到想要的數據。小組模擬了兩車行駛的三個問題,并使用一元二次方程很快就得出了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能夠使個人的能力得到發揮,并且從其他組員中吸收優秀的思想和能力,作為自己數學知識的補充,從而使小組整體的數學能力都能夠得到發展。
總之,優化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追求的最高目標,是教師不斷探索的過程,也是教學中遵循的原則之一。追求教學最優化,能使初中數學教師在新課改中有一個清晰的標準,對自己個人數學教學知識能進行創造性的構建。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在教學中營造豐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發揮自己的能力,并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發展,從而在優化教學過程的同時,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