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黃集九年制學校 杜秀芹
義務教育實施多年,教育主管部門也提倡和推進著教學均衡化,但是受經濟、資源等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村鎮學校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部分,尤其是對于數學這門在初中階段教學難度相對較大的學科來說,其教學質量始終都無法得到有效提高,也無法做到與城市初中教學齊頭并進。
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的人生成長和綜合發展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我國早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就提出針對農村初中學校要逐步完善其教學基礎設施并增強其師資教學力量,從而實現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均衡發展的要求。然而受經濟落后、地域偏僻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當前農村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仍然不容樂觀,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主動承擔教育責任,對課堂結構和教學模式進行有益改進,以不斷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從多年教學經驗來看,當前農村初中數學課堂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學生基礎差,動力不足
從學生的層面,農村的孩子家庭條件一般,當然,條件好、家長重視教育的多將孩子想盡辦法送到縣城等優質學校了。因而,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一般都比較低,學生往往難以真正打牢數學基礎,這樣的孩子進入初中后,學習更加有難度的初中數學課程就更困難了。而他們或者家長對其學業要求與期望不高,或者說已經看到孩子在學習上困難重重,導致他們自我提升的意識不足,動力不夠。于是,他們覺得“數學很難學、學不會”,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學心理。
2.教師觀念舊,引導不力
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都比較落后,側重于采用灌輸式方法對學生講解知識,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內心的學習感受,進而使學生只能被動接收知識,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當然,我們農村初中的一些老師多是多年在農村初中任教的,他們多年面對的是學習上不求上進,行為習慣比較懶散的學生,因此,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也難以推進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因為很多學生的小學基礎就很不扎實,我們讓他們自主學習,他們就無所適從,而且不排除一部分學生根本就是在混日子。而我們教師又被要求不能對學生采取一些生硬的措施,也讓學生有恃無恐,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不力,甚至很難有效開展課堂教學。
當然,社會大環境也是我們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之一。有些家長看到了不少大學生畢業就是失業,而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已經看不到希望了,于是就多放縱,從而使得課堂教學質量也得不到提升。
農村初中的教學質量不高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們面對這樣的學生、家長不能不去思考,不能不想辦法盡量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也就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要采取一些措施的。
1.合理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數學課程本身就具有枯燥、抽象、乏味以及學習難度大的特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并不具備直接性和淺層性的趣味。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合理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課本數學知識有機融入多樣化的情境中,為學生打造出多維課堂,使學生在情境的感染下能夠從不同角度理解數學知識,進而為教師的后續深入教學奠定必要基礎。比如教學《黃金分割》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巴特農神廟、胡夫金字塔、《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后的晚餐》等符合黃金分割比例的建筑圖片和繪畫作品,在課堂中創設出相應的藝術化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后以此進行課程導入,并指導學生對圖片結構進行觀察分析,使學生能夠始終在高漲的學習熱情下進行知識探究。
2.保障學生主體地位
保障學生主體地位是國家推進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核心,同時也是教師改變自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所要遵守的基本原則。因此教師就不能在數學課堂中從頭到尾都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要精講和少講,逐步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學會從自身學習情況出發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探究問題,進而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比如教學《平面圖形的認識》這一章時,其主要介紹了線段、射線、直線、角以及平行、垂直等概念性內容,并不涉及復雜的數學運算,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發散思維,互相交流,指導學生結合課本定義列舉出手電筒光線、地腳線等實際的數學例子,并比一比誰列舉得最多,誰列舉得最準確,從而使學生能夠進行活躍高效的自主學習,促進學生不斷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
3.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是對理論的深化檢驗,同時也是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消化吸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就不能只局限于教室和課本,而要不斷拓展教學邊界,將數學引入學生的生活中,指導學生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能夠親身感受數學、理解數學并運用數學,促進數學教學真正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中。比如教學《數據在我們周圍》這一章時,講解完課本的基本內容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調查年級學生的身高與體重”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抽樣調查方法、頻數分布直方圖等知識進行數據收集、數據整理與數據分析并繪制出相應的統計學圖表,從而使數學知識能夠“活起來”,促進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逐步發現自身學習的不足,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夠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總之,當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還面臨著巨大挑戰,為此,教師可以從創設教學情境、保障學生主體地位以及開展實踐活動等方面入手來不斷完善數學課堂,從而使學生能夠愛學數學、愿學數學并真正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