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91458 部隊八一中學 胡麗麗
我國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帶動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同時伴隨著我國關于網絡科技的資源傾斜,我國信息技術行業整體技術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進而使數據的統計分析滲透到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國早在2003 年就已經把統計課程納入了高中數學的必修課程中,但是高中統計必修部分具有圖表數據多、計算公式復雜、內容深度廣泛等特點,使得學生在掌握這部分內容時容易出現思維誤區,阻礙學生對于統計內容的學習。所以本文主要計劃引入綜合實踐活動,對高中統計教學進行相應的優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1.高中統計教學的問題
在傳統的高中統計教學中,因為學生在初中就已經接觸過相關的統計知識,所以學生很容易形成先入為主的觀念,但是高中統計知識更加注重實用性和關聯性,這樣先入為主就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思維障礙。正確的先入為主觀念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知識體系,但錯誤的先入為主觀念就會阻礙學生的數學學習,同時在數學學習中出現思維定勢就很容易出現對公式的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和機械思維等現象。還有些學生在學習基礎數學公式時一味地將其套用在習題中,對數學知識公式化的規律并不熟練,單純利用數學分析的方法掌握統計的基礎知識,這就會對高中統計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最后,高中生尚未成年,其思維方式不全面,對統計教學中隱藏的信息不能夠很好地進行提取和深入,從而不能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將教學中的思維信息盡可能全面綜合地展現出來,幫助學生進行細致的理解。
2.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其脫胎于早期國外教育界關于興趣教學的相關理念。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或者課后的時間對學生開展相應的活動,教師都會針對活動內容提出一個主題或者問題,再由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利用閑暇時間進行探究,在對主題或問題進行探究的同時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同時設計出解決方案來對問題進行解決,最終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成果進行評價。所以標準的綜合實踐活動應該在教學上具有趣味性、情境性、協作性、藝術性、設計性、實證性和跨學科等特點,正是通過這些特點,綜合實踐活動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們主動去參加項目學習。同時,學習的過程充滿了科學探索和自我認知的理性,教給他們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科學的探究方法,學會利用適當的技術與方法,最終自行梳理出各個知識點間的相互關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在真實情境中能夠解決復雜問題。相較于我國實施已久的傳統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1.活動準備
小組學習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應用模式,學生能夠在合作中探究、競爭與成長。可以將學生分為五個人一個小組,并且給每個小組配備一個組長和一個記錄人員,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由教師為每個項目提出明確的要求,為學生點明項目學習的方向,在調動起學生項目學習的興趣之后,由學生自行去探究實施。
2.實施方案
首先,教師應該對基本的教學流程進行分析,并借助多媒體等手段設置出相應的教學情境。比如在用線性回歸模型研究非線性回歸模型這一知識點的學習之后,教師首先應該點撥學生,讓學生了解到線性回歸模型在生活中的部分應用,并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你能夠想到線性回歸模型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嗎?”“思考教師剛才提到過的線性回歸模型,并解釋如何選擇解釋變量和預報變量。”通過發放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自行分組探索,讓學生在利用課余時間探究的同時,完成對舊知識點的鞏固和新知識點的分解。同時,教師應該利用每節課的開頭部分時間來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結,在教師進行活動的總結步驟時,需要讓學生自己體會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思路,鼓勵通過相關的講解與提示建立小組所探究的模型。該階段是教學的延伸,目的是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優化,鼓勵學生運用課堂知識解決相關問題,教師在一旁加以引導,給學生提供探究過程中的各種資源,讓學生展開積極思考,在頭腦風暴的過程中制定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總而言之,通過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完成統計部分的學習,一方面能夠大大減少思維障礙對于學生學習的影響,提高學生的成績,另一方面還能夠激發學生對高中統計知識的學習興趣,為此,希望用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解決學生統計學習難點,能夠為高中數學其他知識點的教學提供一種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