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王凱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重癥醫學科 江蘇 南京 210014)
醫院感染影響重大,不僅會降低治療效果與質量,影響醫院的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也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相關研究顯示,如果發生一例醫院感染,所產生的經濟損失將會達到2132-15018美元。從具體實踐來看,發生醫院感染的患者,其住院時間往往都會延長6.89-35.01天,相關醫療費用會增加0.72-33000元左右。因此,重視和強化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具有積極的價值意義。本文以重癥醫學科為例,運用風險評估方法對醫院感染進行控制。研究結果具體如下。
1.1 重癥內科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0%,比一般科室的醫院感染發生率明顯偏高。在發展中國家,醫院住院患者中大約有15%會發生HAI,但ICU患者發生HAI的幾率高達50%,甚至是普通病房的2-5倍。最常見的感染是原發性出血性流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尿路感染和手術部位感染。
1.2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
從不少文獻研究結果來看,醫院住院患者的年齡、住院時間、手術是否為侵入性、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導致ICU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據報道,在重癥監護室中,因呼吸機導致的相關性肺炎發生率是最高的,這主要是因為氣管插管引發的感染;其次是尿路感染和血流感染,血流感染主要是因深靜脈插管導致。而如果患者長期留置導管,100%會發生醫院感染。重癥監護室的病人更容易受到醫院感染,因為病情嚴重,免疫力低和各種侵入性治療。此外,多藥聯合、醫患病原菌傳播、ICU感染控制程序欠缺科學性和完善性,也是不可護士的重癥醫學科患者醫院感染的原因。也有研究現實,抗生素應用是導致ICU多藥耐藥細菌感染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這種醫院感染會使得患者容易發生念珠菌病、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醫院獲得性感染等,并且死亡率也會因之而上升。如何確保患者住院安全,是重癥醫學科感染防治的主要課題。
醫院對醫院感染進行風險評估和管理。通過風險識別、評價和評價,選擇關鍵醫學科作為風險評價和管理部門,識別感染的高危因素。先組建醫院感染管理組,明確工作目標與成員的職責,采用頭腦風暴法,對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然后,結合重癥醫學科的患者特點,以人為本低制定醫院感染干預措施。在措施具體執行過程中,管理組成員要加強觀察和執行管理,并每日填寫觀察表,每月進行評價一次。根據評價結果,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進,以確保醫院感染防治效果與質量得到持續性的提高。臨床科室人員也需要參與干預全過程,這樣將利于調動和激發科室人員的工作主觀能動性,使各項防控措施得到切實的落實和執行。
運用風險評估方法進行醫院感染評估管理前,為有效降低醫護人員血液、體液和分泌物受到污染,并結合日常實際工作情況,隔離服標準為:隔離病房5個以上,床邊隔離病人不少于3人,一次性手術凝塊不少于10塊。部門應配備應急HES。經過與臨床協商,醫院感染管理組強調,臨床可結合實際情況配備隔離服,等等。上述種種舉措,不僅強化了全體人員的醫院感染防治意識,而且也能督促醫護人員自覺貫徹執行醫院感染各項防治措施,提高醫務人員接觸隔離病人所穿隔離服的執行率。HO可能被血液、體液和分泌物污染,進一步改善。
ICU中心靜脈導管最大無菌片的執行率為72.50%。鑒于此,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協調了專門為中心靜脈導管設計的棉片的生產,以便重復清洗、消毒和消毒。同時,還為臨床科室配備了一次性大手術所需要的無菌片,使中心靜脈置管無菌片使用問題得到了切實的解決。最大無菌靜脈插管率為100%。
另外,危重病科醫護人員手部衛生問題,主要原因是揉捏時間不足、步驟少,這就導致其手部衛生正確率不是很高,尤其是新進的護理人員,在此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改進。針對上述兩個問題,醫院應加強對重點群體和關鍵環節的培訓和考核,將正確的手衛生率納入科室主任和護士長的績效考核中,從而使得科室主任和護士長增強了責任意識,通過監督檢查,科室全體員工的手衛生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重癥患者感染部位為下呼吸道,其次為尿路、血流、皮膚及軟組織,這主要是因為患者在救治過程中,使用呼吸機和留置導管的時間與比例,要顯著地比一般科室高。對這部分患者應加強感染防治措施的落實。通過運用風險評估方法進行管理后,重癥醫學科室醫院感染發生率與之前相比,呈現出大幅降低的態勢,患者的救治效果提高顯著。
風險評估方法對于醫院具有積極的作用,能對需要解決的最重要、最危險、最緊急的事項投入有限的人力和財力資源,有效控制和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和醫療費用,有效保障醫療安全。
伴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進步,以患者為本成為最重要的理念。在醫院重癥醫學科,因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醫院感染發生率比較高,使得醫院感染管理難度也比較大。如何降低醫院感染率,切實提高治療效果,保證患者安全,預防高危環節感染,需要科學的方法和模型來評價。實踐表明,風險評估方法具有積極的效能,其能明確醫院感染管理的目的與防治重點,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醫務人員應提高預防意識和技術措施。密切監測重癥監護室病人的感染情況。在積極預防醫院感染的同時,要充分識別病原體,正確選擇抗生素,限制抗生素的過量使用,完善耐藥檢測系統,達到控制感染,促進患者健康的目的。因此,在風險評估中還應考慮抗生素的使用、劑量、副作用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