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琴 王 玲 左海萍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 江蘇 泰州 225300)
近年來,多重耐藥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已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而ICU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較多,是多重耐藥菌的易感人群,MDROS感染使患者病情加重、治療更加困難,因此ICU是預防和控制MDROS發生的重點科室[2-3]。集束化護理是目前重癥監護領域正在開展的集一系列措施為一體的綜合方案。自2017年1-12月對入住ICU患者采取集束化護理方案減少和控制MDROS在病人間的傳播,以達到降低MDROS感染的發生率,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來自2016年至2017年入住綜合ICU的3462患者的臨床資
料。將患者按時間進行分組,2017年1-12月收住ICU的1732患者中發生院內發生MDROS感染39例為集束化組,實施多種護理干預措施,其中男27例,女12 例,平均年齡 64.62歲;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APACHEⅡ)評分為18.6(±2.5);2016年1-12月ICU收治的1730患者中發生MDROS感染74例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其中男50例,女24例,平均年齡63.12歲;APACHEⅡ評分為17.9(±2.7)。兩組患者性別、年齡、APACHEⅡ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MDROS判斷標準 按照《MDR、XDR、PDR多重耐藥菌暫行標準定義-國際專家建議》[4]進行。
1.3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按衛生部2001年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1.4.制定集束化護理措施 根據衛生部《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1],結合醫院實際制定集束化護理方案:(1)單間隔離,或相同耐藥菌安置在同一病室,沒有條件時床旁隔離。(2)床頭及病歷夾有接觸隔離標識。(3)床邊備速干手消毒劑,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或周圍環境前后洗手或手消毒。(4)接觸患者按標準預防執行。(5)一般醫療器械專人專用并及時消毒。
1.5 落實集束化護理措施 (1)進行預防MDROS感染知識培訓。(2)制定多重耐藥菌的管理制度;多重耐藥菌預防與控制制度;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管理制度;多重耐藥菌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多重耐藥菌目標性監測、報告、處置流程;將多重耐藥菌納入“危急值”管理,制訂多重耐藥菌落實情況督查表。(3)建立有效的多重耐藥菌管理多部門協作機制,感染管理科、醫務處、藥學部、微生物實驗室、護理部、相關臨床科室按照《多部門參與的多重耐藥菌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各自的工作職責做好各項工作。
1.6 統計分析 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
2.1 兩組患者MDROS感染的發生率比較 集束化組1732例患者中發生MDROS感染
39例,發生率為2.25%;對照組1730例患者中發生MDROS感染74例,發生率為4.28%,兩組差異有表1 兩組患者MDROS感染發生率(%)
2.2 病原菌檢出結果 109株感染多藥耐藥菌來源于患者不同的部位,兩組患
者均以呼吸道為主;病原菌均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位居前三位的是耐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鮑氏不動桿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
多重耐藥菌,主要是指對臨床使用的三類或三類以上抗菌藥物同時呈現耐藥的細菌。有研究顯示,重癥醫學科 MDROS的高定植率和高感染率已成為普遍的問題,僅用一種或幾種護理方法進行干預,收效甚微。而集束化護理是指以循證醫學為指導,將目前已經證實有效的一系列護理措施集合在一起的綜合護理方案。藥劑科對ICU的抗菌藥物合理使用進行處方點評,并進行全院通報;制定交接班指引,指導護士、醫師交接班和各項操作從潔到污,可減少洗手的次數,床邊備有手消毒液,方便手消毒,從而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和正確率。這樣可以保證患者從檢出MDROS開始,到就醫結束的整個過程都能得到有效的集束化護理,從而推動MDROS感染防控質量持續改進。
另外,集束化護理方案的落實還有賴于完善的質量控制。感染管理科制定多重耐藥菌登記表;多重耐藥菌集束化護理方案;多重耐藥菌落實情況督查表,要求醫護人員執行各項措施后做好記錄,感染管理科、各部門協作機制根據制定的標準,對多重耐藥菌集束化護理方案的執行進行動態評價,通過現場反饋,考核月報的方式及時通報檢查結果,提出整改建議,督查整改情況,保證集束化護理方案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