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云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北部心內科 上海 200090)
細節管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強調將整套護理流程落實到細節,將其量化,細節管理模式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護理差錯發生率,為患者提供全程優質、安全的護理干預措施。心內科患者年齡大、病程長、發病速度快,在入院后,會產生恐懼、緊張、焦慮的心理,通過細節管理,可以將各類安全問題扼殺在萌芽外,保障患者的治療質量。
將2018年在我院心內科入院治療的72名患者納入研究對象,年齡為42~79歲,平均年齡(58.9±8.1)歲,在疾病類型上,29例冠心病、17例心律失常、21例高血壓、5例心絞痛,按照管理方式的差異,將72名患者分為細節管理組(n=36)與常規管理組(n=36),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等各項資料上,無顯著差異。
常規管理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措施,細節管理組,在常規管理基礎上,落實細節管理方案:
1.2.1 住院環境的管理
在患者入院后,熱情接待,為其介紹病房環境、注意事項,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讓患者迅速適應醫院環境。并保持病房的整潔、安靜,夜間放下窗簾、關門、調暗燈光,醫護人員在走路、談話、操作、關門時要做到緊張有序,減小噪音,調低儀器聲音,避免給患者造成緊張和壓迫感,讓他們能夠安心治療。
1.2.2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在護理工作中,護理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只有將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方可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心內科患者用藥多、病情變化速度快,若出現差錯,便會引起安全問題,為此,需要嚴格制定規章制度,將查對制度、分級管理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落實到實處,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工作,若發生問題,第一時間聯系醫師處理[1]。
1.2.3 科學使用護理標識
護理標識,具有警示、提醒作用,可以有效減少護理缺陷,對于內部藥以及外用藥,要設置醒目標識,常用藥、特殊藥,分開放置,避免用藥錯誤,在硝普鈉、硝酸甘油瓶身,懸掛特殊用藥標識,對于深靜脈置管、尿管、胃管等,設置標識,在開水間、洗漱間,懸掛注意標識,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1.2.4 病情細節觀察
心內科患者病情多變,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醫護人員要做好巡查工作,耐心觀察患者脈率、視覺、口唇顏色、面部變化,詳細記錄下來,在夜間,也要做好巡視工作,尤其對于無陪伴者,要高度重視。
1.2.5 做好基礎護理工作
對于需臥床休息者,做好皮膚、口腔、壓瘡護理工作,協助患者叩背、翻身,在灌腸、導尿、擦浴時,做好遮擋措施,保護患者隱私。同時,每日定時巡查病房,耐心詢問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盡可能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同時,心內科患者需要使用多種類型的藥物,需嚴格遵醫囑控制輸注速度,叮囑患者、家屬避免隨意調節,叮囑患者按時服藥,避免由于漏服、誤服引發安全問題[2]。
針對兩組意外事件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由我院自行設計,調查內容包括“用藥”、“操作”、“心理護理”、“護理態度”等方面,滿分100分,評分越高,滿意度越高。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細節管理組在意外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評分上,優于常規管理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間下表:
細節管理可以提高醫院護理安全,在護理模式的變遷下,以人為本理念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標準,心內科患者病情特殊,發病快、病程長,在入院后,伴隨不同程度的負性心理,在護理工作的開展上,需要考慮到患者各方面的需求,通過細節護理,能夠將護理工作分解到各個流程[3]。作為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有耐心和愛心,分析高危問題的誘因,制定科學的解決方案,嚴格將各項安全制度執行到實處,落實安全管理措施,為患者提供貼心的護理,并高度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予以疏導,解決由于不良心理造成的影響[4-5]。在實施細節管理后,意外事件發生率顯著降低,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細節管理組在意外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評分上,優于常規管理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因此,在心內科護理管理工作中,落實細節管理措施,能夠保障患者安全,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了護理質量,值得大力推行和應用。